进入冬季,天干物燥,生活生产用火用电剧增,也是各类火灾警情易发多发的时节。据消防部门披露,本市去冬今春(去年11月至今年3月)火灾数量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去年全年总量的49.1%和88.9%。一起起事故为我们敲响警钟,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才能让小家和大家更安全。
元旦将至,春节不远,上海消防部门近日发出通知,从今年11月至明年3月,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冬春消防安全防范工作。消防部门表示,要养成时时关注消防、参与消防,主动查找身边火灾隐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杜绝火灾发生。
安全使用家用电器
12月13日清晨,上海一居民楼卧室着火,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出动,现场明火被迅速扑灭。由于疏散及时,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经初步勘查,火灾是由于电气故障引起。
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前10个月全国火灾形势报告显示:从火灾种类看,在引起火灾事故的各类原因中,电气火灾仍然高居榜首。而上海这些天遭遇断崖式降温,居民使用电加热取暖器具的频次显著增高。电热毯、电暖器等电加热器具以及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因使用方法不当或器具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都可能引起火灾,甚至导致“小火亡人”悲剧。
为此,连日来,普陀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属地政府、辖区派出所以及消防志愿者,深入居民家中开展消防宣传检查活动。
消防人员提醒居民,要加强对家中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的检查,发现老化、破损,及时更换。要做到不私拉乱接电线,不超负荷用电,不在同一个插座上同时连接几个大功率电器。使用电热器具时注意远离可燃物,外出要关闭电源。
畅通应急逃生生命通道
金山区消防救援支队发动1300余名消防志愿者,敲门入户、走街串巷,贴近群众,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讲、发放消防宣传海报、走进家中查找火灾隐患等。
在石化街道滨海三村居民区,检查人员在对小区内电瓶车集中充电车棚进行检查时,发现部分充电器工作过程中放置在易燃物品上面,一旦短路很容易引燃周边的可燃物。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求小区消防志愿者做好日常排查工作。
居民楼道是上下楼的安全通道,是应急逃生的生命通道,若将杂物堆放在楼道造成通道不畅,一旦居民家中发生火灾,不仅楼内人员无法有效逃生,而且会加速火势和烟气蔓延扩大,消防人员也难以迅速进入救援,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消防部门将推动开展“三清”专项行动,清楼道堆物、清安全出口被堵塞、清消防车通道和救援场地被占用。同时,对前期排摸发现的578个高层住宅小区建筑消防设施故障问题持续跟踪督改,直至全部销案。
严抓厂房仓库消防安全
岁末年初,赶工期赶进度现象时有发生。消防部门要求推动厂房仓库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充分研判厂房仓库消防安全严峻形势,针对前期排查工作不托底、隐患整改不彻底、工作进展不平衡等问题,要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回头看”,严格落实单位逐家排查登记,隐患逐条上账并整改销案。
近日,宝山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属地政府、公安、城管等部门对厂房仓库(高架仓库)开展专项消防安全检查、调研工作。其间,检查组对彩道工贸等单位的日常消防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开展检查,重点对各单位仓库内消防器材是否到位有效、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畅通、货物储存堆放是否符合规定等情况进行现场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落实整改措施。
据悉,在全市范围内,消防部门还将牵头研究出台加强厂房仓库消防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对建筑内部改建、转租出租等重点环节加强源头管理,探索建设厂库房消防安全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为厂房仓库消防安全隐患综合治理提供技术赋能。
>>>短评
从我做起,加强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安全无小事,关系你我他。
入冬以来,申城接连发生数起火情,虽然没有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但已给所有市民和企业敲响了防范警钟。在增强全民消防安全意识的同时,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树立“群众过节、安全过关”意识,提高火灾防范等级,系统研判各类安全风险,落实各级领导带班、人员值守、错时夜查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超大城市火灾风险防控能级,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
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建设安全韧性城市尤为重要和紧迫。初步统计,除火灾消防以外,影响城市安全的涉及自然灾害、城市建设安全、设施运行安全、城市生命线、危险化学品、公共卫生、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安全和特种设备等多个领域。目前,上海城市运行总体安全,但仍然面临许多复杂而不确定的挑战。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建设安全韧性城市是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体现了“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的底线思维和战略眼光。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理念上,我们要由亡羊补牢转变为未雨绸缪,由被动应急响应转变为主动风险调控,要始终让城市风险保持在城市发展可接受的水平之下。要通过安全示范城市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等手段,推进、落实城市日常安全运行管理,提高城市安全能力的“基本盘”;同时,有力整合应急力量和资源,加快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制,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
作者:张晓鸣
文:本报记者 张晓鸣 图: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官网 编辑:傅璐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