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4日,一则消息登上热搜:《东北虎排队等着被泼雪,仿佛一夜之间有了接客指标》。这种文章给人的感觉是:东北虎是供人玩耍的宠物;人类可以与东北虎尽情玩耍。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是否符合生物与科学伦理?
咱们先回头瞅一眼,事情其实最开始是在1月2日,在哈尔滨的动物园里发生的。一个网友上传了一个视频,说自己在那儿用雪泼了一下东北虎,结果引来了几只“东北金渐层”一拥而上,就出现了这么个挺奇怪的场景——哈尔滨动物园里的东北虎们在等着被泼雪的情景。这么个看似古怪的行为引起了其他网友的好奇和逗趣。
图源:网络
东北虎是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受到法律保护。人类对待野生动物应当遵循科学的态度,尊重它们的自然行为。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干预,可能对东北虎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虽然看似有趣,但我们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东北冰雪经济尝试振兴的情况下,无疑这种“噱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吸睛途径。但是,从生物与科学伦理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这一宣传噱头是需要警惕的。笔者有两点建议:
第一,当宣传“东北虎”时,应该明确是“圈养东北虎”。
第二,对于大型猫科动物建议保持警惕之心。老虎没发飙,被当成了猫。任何这类行为及其宣传,都应该附带有一句话:动物凶猛,请保持警惕。
尽管打造冰雪经济的“吸睛”亮点不可否认,但,生态伦理问题不仅仅是个体行为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对待自然和动植物的态度的问题。我们期待相关管理部门对这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对于违反生态伦理的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理和教育,以引导公众更加理性地看待与自然界的互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留言、点评、批评、讨论。)
本文仅供资讯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欢迎转发(请标注来源)。
文 | 沈一杭
审 | 橡树
编 | L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