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中方最高层终于在本月7号访问了塞尔维亚。为了表示欢迎,当地街头挂满了中国五星红旗,总统武契奇更是直说,我无法形容我有多高兴。中塞多年并肩而战,共同面对了诸多问题,7号当天,还正是北约轰炸我国大使馆纪念日。患难与共,对于中国这个朋友,塞尔维亚有很多话想说。也就在中方专机进入塞尔维亚领空后,塞空军立即派出米格29护航,十响礼炮、上千民众挥旗欢迎,中方也确实感受到了什么是宾至如归。
会谈结束后,双方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宣布要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财政部长西尼沙·马利还对媒体透露,中塞将签署29项协议,这将涉及基础设施、农业、通信、旅游业等多个领域,未来会帮助塞尔维亚进一步发展和开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简单的来说,咱们坐在家门口,就可以吃到塞尔维亚的蓝莓和李子干,而塞尔维亚人民,生活会更便利、通讯会更迅速、农产品销路更宽敞。
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中国一贯的作风。当年,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力挽狂澜,拯救了塞尔维亚的斯梅戴雷沃钢厂。成立于1913年,该钢厂鼎盛时期,曾带动了当地千余家供应商,多少家庭几代人,都靠着在钢厂工作成家立业。但后来,国际竞争极力、钢厂管理不善,塞政府只得对外出售,祈求焕发新生。但扭转局面,并不是那么简单,外企不堪重负,最终竟以一美元的价格回首给了塞政府,只为甩掉这个包袱。
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如果塞方失去这个钢厂,那对整个国家来说,后果不堪设想。而这个时候,中国站了出来,河钢集团签署了收购协议,用技术改造、优化管理等多种方式,将这个企业起死回生。半年时间,就实现营收,5000多面临失业的人员,又重新拥有了饭碗。
2016年接手,8年来,河钢集团塞尔维亚钢铁公司,营收已超过60亿欧元,并且最近4年,已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值得一提,塞前三的出口商,另两名分别是紫金矿业和紫金铜业,背后是咱们的中国企业紫金矿业。这2个矿业投资项目,也是中塞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成果。
军事领域方面,塞方已经购买了中国的FK-3中远程地对空导弹系统、CH-95、CH-92A无人机,去年10月,武契奇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塞方正在努力列装新装备,从而保卫国土和领空安全。小国,就会成为被欺压的对象,塞尔维亚早已体验过千百回这样的悲哀。而有了中国的鼎力支持,他们再也不用惧怕西方,未来,中塞双方还会就人工智能、新能源创新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小国,也能感受到满满的尊重。铁杆友谊,历久弥坚,中塞新篇章,我们将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