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总队长陆军,副总队长张鸿斌、副总队长戚文军带领全勤指挥部赶赴现场,政委蔡建波率后方指挥部在指挥中心远程指挥。
灾情就是命令,总队将应急通信摆在作战行动“刀尖”位置,立即启动跨区域应急通信保障机制,第一时间调派临夏、兰州、陇南、甘南、武威、白银、定西、新区、训保9个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火速奔赴震中开展应急通信保障任务,同时命令嘉峪关、金昌、张掖、平凉、庆阳、天水6个支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立即前往震中增援。各级通信保障分队闻令而动,抽调专业骨干70余名,出动10台通信指挥车,携带15套卫星便携站、20架无人机、30余套单兵图传设备、40部卫星电话、自组网等关键通信装备遂行出动。
通信先行,信息制胜。地震发生后,总队指挥中心地震预警装置提前预警,通信值班员立即联络属地 “速报员”定点询问灾情;地震信息平台自动推送灾情,“两智一图”系统有力辅助指挥调度工作。临夏支队和属地消防站严格落实直调直报、前突侦察机制,“轻骑兵”前突小队第一时间挺进震中侦查灾情,利用卫星电话、卫星站等建立通信链路,及时向国家消防救援局、省委省政府、消防救援总队报告灾情,传回震中实时视频,为各级领导指挥决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建立体系,确保畅通。抵达灾区后,依托指挥方舱、“动中通”等各型指挥信息保障车辆和装备,迅速展开通信架设,搭建省级前方指挥部,第一时间建立现场通信指挥体系。坚持综合统筹、统一指挥,结合装备携行情况,将所有通信力量集中使用,实现优势互补,前方指挥部与后方指挥中心和救援队伍保持三种以上通联方式,视频指挥、电台语音全时全域联通各级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态势分析随时呈现救援动态和进程,实现“呼那那通、喊谁谁到”。
综合保障、全面高效。根据指挥部统一作战部署,将所有通信保障人员划分为30余个保障单元,设置指挥调度、图像调度、语音调度、遂行保障、机动应急等职能小组,分类编组、实时轮换,落实专人值守、定期报告等制度,为全覆盖搜救提供强力保障。在语音保障上,利用350M电台、POC语音、卫星电话、自组网等建立现场语音通信网,明确组网要求和通信规则,专人值守、定时点名,确保语音畅通。在图像保障上,利用卫星指挥车、卫星移动站、单兵图传、布控球、无人机等,保障实时传输救援现场图像。在协同指挥方面,视频联通国务院值班室、省委省政府值班室、省应急管理厅等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同时,针对部分区域公网信号弱的实际,采取“先录制、后传输”的方式定时回传,并高点架设、无人机挂载等方式建立局部区域语音图像自组网无线覆盖。截至目前,卫星移动站上线保障会议近30小时,无人机起飞侦察100余次、制作全景图80余幅,二维图20幅、拍摄小视频100余条,圆满完成国务院、国家局视频调度及国家、省委在地震救援期间各类通信保障。
联勤联动、协同保障。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联勤联保机制,联动三大运营商,派车派人遂行出动保障;协调运营商现场铺设专网光纤,实现省级指挥部有线网络接入,对周围18个救援作业点附近基站进行紧急扩容,对全省1130名参战指战员手机号码纳入基站优先通信白名单,提供延迟停机服务。紧急联络专用通信局第一时间开设4部红机电话。协调华平、海能达、迪马等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全力做好现场技术支持,并提供相关装备器材的备用;协调承建总队业务系统的相关技术单位昼夜驻场,全力做好网络巡检、系统维护、现场制图等工作。
自现场通信指挥体系建立以来,始终保持高效畅通运行,有效保障了灾情侦查上报和各级指挥调度,在辅助指挥决策、支撑救援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各通信保障分队将继续保持连续执勤、全时在线、全网畅通,确保抗震救灾行动圆满完成。
监制|袁 凯 校审|陈玉堂
来源|信通处
甘肃消防全媒体中心 发布
欢迎文章、图片、视频投稿 投稿邮箱:gsxfxc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