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东湖,渡长江,要问武汉人的夏天最离不开的是什么,那必然是水。
因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的夏季降水充沛,空气湿度大,常常让人感觉闷热难耐,“捂汗”之诨名也由此而来。
知名女作家池莉曾这样形容武汉的夏天:“武汉最著名的,大约是夏天的热。是的,武汉的夏天的确是非常炎热。热得没有道理,没有规律,非常任性,又不屈不挠,热得跟妖精一样。”
但是这“妖精”一样的热,在天生胆儿大的江城人民心里,有一样终极法宝能治,那就是去大江大河里玩水。
天地广阔,无拘无束,每到夏季,武汉的江边就成了大家尽情撒欢的地方。
欢声笑语之中,你是否注意过,从今年初开始,有这样一艘带着红色logo的崭新大船,像守护神一般,不分昼夜地默默停靠在了汉江边。
2024年6月18日,这是一个平凡夏日的傍晚,下午五六点钟的日头仍然有些炽热,一对老夫妇带着他们的小孙子来到了汉江边。
蓝色的古田桥下热闹非凡,有坐在桥下纳凉闲聊的,有拉着长线放风筝的,当然最多的,还要数来汉江玩水的。
|古田桥下纳凉的市民
汉江的水流不如长江那么湍急,是天然浴场的好去处。
只见细微的波浪有节奏地拍打着江岸,遍洒夕阳的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群游泳爱好者纷纷跃入江中,灵动穿梭。
|玩桨板的年轻人
老夫妇也是带孙子来游泳的,小家伙儿穿着泳衣戴着泳镜,身上套着游泳圈,在爷爷的指导下尽情地在近处的浅水区扑腾。
奶奶手拿一根长长的捞鱼网,耐心地在江边游走,想为小朋友逮住一只活蹦乱跳的宠物。
|手拿捞鱼网的奶奶
这真是一幅生动又美好的夏日画卷。而就在此时,有一列耀眼的红雄赳赳气昂昂地闯进了画里。
那是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正在汉江岸边进行安全巡逻。
|沿岸巡逻的消防员们
沿岸巡逻,是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的常规工作。
夏日在江边戏水的人多,发生溺亡危险的概率大大增加,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特别配备了消防巡逻车,队员们装备整齐,亮灯巡视,顺便输出一波安全知识。
|亮灯的消防巡逻车
学游泳的小朋友玩累了,和爷爷坐在岸边休息,他盯着穿着专业救生衣的消防员们,大大的眼睛闪烁着好奇。
两位消防队员瞅准时机,上前蹲下,和小朋友愉快地交流起来。
|向小朋友普及游泳安全知识
“小孩子不能一个人来游泳,入水一定要听爷爷的话,发生危险一定要大声呼救......”
只见小朋友频频点头,听得十分认真,消防员们列队离开时,他还不忘扭头大声呼喊“消防员叔叔再见!”
|穿着专业救生衣的消防员们
队员们穿着厚重,还戴着头盔,身上脸上早就浸透了汗水,但那一刻他们很有默契地相视一笑。
这可能是一天辛苦的巡逻和训练中,幸福感最爆棚的时刻。
2024年2月1日,武汉市硚口区汉江湾消防码头及趸船顺利竣工验收。
作为武汉市首座汉江水上专勤消防救援站,项目的建成将满足武汉两江流域水上救援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对全面提升消防救援应急响应能力、保证水上消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汉江湾消防救援码头
船长65米,船宽12米,船高15米,红白相间、高大霸气的消防趸船停在江边十分醒目,它主要是负责汉江水域的消防救援保卫工作,有时也会负责长江上的一些救援支援。
|亮灯的高大趸船
这艘三层现代化执勤趸船,使用面积约1400余平方米,主要配置包括腹式钢引桥、实体斜坡道、码头供电照明、通信给水排水等,并设有水上消防救援指挥中心、消防救援器材库、备勤室体能训练室等功能用房,配置消防救援船1艘。
|通过腹式钢引桥连接陆地
走进这座水上消防救援站,才知道什么叫耳目一新。
趸船的底层有些闷热,里面是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精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临时发电机、中央空调等等,可以说是整个趸船的心脏。
|趸船的底舱
趸船的一层连接着引桥,入口处设有岗亭,这里可以监测到趸船内部和周边的一切动向。内里则是消防员的备勤室、执勤器材库以及餐厅和厨房。
|消防执勤器材库
|能看到江景的餐厅
上层就更加丰富了,除了宿舍,还有沐浴间、会议室、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共享活动空间等区域。
|一尘不染的备勤室
|摆放整齐的沐浴间
|共享公共空间
最具科技感的当属位于三楼的水上应急指挥调度室,一整面墙的高清大屏上,分区显示着基地状态、救援预案和社会救助信息、物资与装备、灾情统计等信息,泵船的3D运行可视图赫然在目。
|水上应急指挥调度室
据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的队长介绍,应急指挥调度室24小时有人值班,泵船的监控后期还会和江滩的监控联网,以便第一时间发现灾情,出动救援。
阿武还注意到,船舱内每一个房间都配有这种挂在墙上的公共电话,可以分机拨打,方便随时联系,保障全船安全。
|随处可见的公共电话
站在趸船的制高点,可以看到无敌的一线江景,一般人此时想的也许是“风景真好啊”!
而身负重任的消防员们想的是,我要把自己训练成水里的一条鱼。
2024年2月8日,除夕的前一天,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正式投入使用,队员们在大船上过了个新年。
汉江是长江主要的支流之一,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武汉市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的辖区范围大概有51.5公里,江上往来货船众多,岸边住宅小区林立,消防救援压力可想而知。
|甲板上的汉江景色
为了提升水域救援战斗力,站里的队员们都铆足了劲学习训练,虽然是新组建的队站,但他们抢险救援的决心可一点儿不少。
早上5点40响号起床,先跟着队长上岸跑5公里,回来后整内务,上操课,做训练,中午休息一会儿,晚饭后再集体跑5公里,这就是他们没有出任务的日常一天。
|晚饭后跑步的消防员们
消防救援是十分需要体力的,尤其是水域救援,在水中人没有支点,除了技巧全靠体力。
因此,队员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船上的健身房。
|“蓝朋友”身材超好
哑铃、跑步机、划船机,沐浴着江风的健身房内,充满了荷尔蒙的气息。
|健身房内设施多样
除了常规的体能训练,他们还要学习一些船舶相关知识。
早上起来就要观察水位变化,以便调整趸船两端的链条;定时定点下舱检查设备,保障趸船的正常运行;有时还会出动汉消1号搜救船,在江上开展巡查。
|汉消1号搜救船
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的站长说,虽然船厂有跟进的维护工程师,但这些专业知识他们也要熟悉,培养一个优秀船员需要10年,这些队员以后可都是宝贝。
这些“宝贝”年龄都不大,大部分是90后,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他们还是一群正值青春的年轻小伙儿,在一起时没事儿也喜欢打打闹闹。
|欢乐“吃瓜”的队员们
队长年纪长些,就像他们的大家长,在生活上他对队员们是宽容的,鼓励他们多多发展个人爱好,丰富业余生活。
|业余文化生活
但是在训练上,尤其是水上训练,那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水域救援专项训练
“这是一座水上消防救援站,我们有严格的纪律制度,除了出任务和日常的训练,没有批准是不允许私自离船的。”
这些在水上的消防员们,有些像常驻岸边的“海员”,他们离陆地很近,也不会远航出海,但就和真正的海员一样,船就是他们的家。
向水而生,是武汉人的天性。而向生而生,正是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存在的意义。
淡淡腥味儿的江风,橘黄色的晚霞,纳凉戏水的老少,吹起号角的轮渡,汉江上的夏天浪漫十足。
而这份浪漫背后的平安,由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的蓝朋友们用心守护。
汉江湾水上消防救援站
地址
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一路11号附28号
蓝朋友的交通搭乘tips
地铁1号线至古田一路站
首末班车时间
(汉口北-径河)
6:00——23:55
(径河-汉口北)
6:03——23:19
公交508/560/792/722/546/
737/741/46/568/621路
至工农路古田一路站
公交378/329路
至古田一路南泥湾大道口站
公交558/531/657路
至解放大道易家墩站
公交550路
至古田一路东风村站
今日话题
炎炎夏日,你最喜欢去哪里玩水?
欢迎留言分享~
来源 //武汉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