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力量
紧急调拨800张折叠床运往灾区
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二级应急响应紧急救援任务安排及西北协作区协作机制,陕西省红十字会积极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西北协作区组长单位协调,及时掌握灾情信息,跟进研判救援需求,紧急调派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骨干力量及延安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驰援甘肃,开展救援工作。22名队员已于19日上午出发。
12月19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陕西备灾救灾中心紧急出库价值15.46万元的救灾物资折叠床800张,用于支持甘肃积石山县红十字会抗震救灾工作。在接到总会的调拨通知后,中国红十字会陕西备灾救灾中心迅速启动应急物流工作机制,组织人员做好待出库物资的盘点、整理工作,同时协调物流企业尽快调配运输车辆、安排装卸人员,确保应急救灾物资的快速调拨。下午4时50分,800张折叠床在陕西备灾救灾中心咸阳仓储基地完成装载,立即运往灾区。
19日晚间,记者从西安市慈善会了解到,目前西安慈善志愿者总队已联合西安市民安应急救援中心、西安车坛老王二手车销售有限公司、民盟陕西师范大学附中总支部等单位,筹集方便面、矿泉水、棉被、棉大衣等物资15车。分两批奔赴灾区,第一批次共9辆小车3辆货车,预计最快10小时左右到达。同时西安市民安应急救援中心13名队员也将携带发电机等救援装备随行。
450名指战员、40台消防车集结待命
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发生后,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启动《重大灾害事故跨区域增援应急响应预案》,预集结西安、宝鸡、汉中3支重型地震救援队,咸阳、西咸新区2支轻型地震救援队,总队应急通信保障分队和战勤保障队伍,共计450名指战员、40台消防车、18头搜救犬,携带侦检、破拆、救生、通信、照明等五大类2万余件(套)器材装备,随时准备赶赴灾区进行增援。
西安市消防救援支队连夜调派地震救援重型队100人、17车、5只犬,按照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命令在各自营区集结待命。
此外,12月19日陕西垂直钻井救援队、中陕核应急救援队等具备地灾排查能力的队伍,已经集结出发。
陕西航空(秦汉通航)救援队迅速与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奔赴甘肃,为震区提供航空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服务,目前首架救援直升机已落地积石山体育场。陕西应急通讯保障队,安能西安基地均派出精干力量驰援甘肃。
经陕西省和甘肃省应急救援厅审核通过,12月19日晚上,陕西曙光应急救援队50名队员出发,携带装备及筹集的物资赶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
这些队员来自陕西曙光应急救援队下属的西安、乾县、临潼、三原、高陵等市县区队,队员均有5级应急救援资质证书,他们携带个人装备在连霍高速宝鸡眉县服务区集结,然后前往甘肃临夏,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同时,有陕西爱心人士捐助的400套棉衣棉被,以及1300件食品饮用水等已经装车,由中通快递咸阳分公司派车一起送往受灾地区。
另外,公羊救援队赴甘肃地震救援特勤力量25名队员、2条搜救犬携带专业地震坍塌救援装备,已于19日16:00在兰州高速入口完成集结(浙江队9人、陕西队6人、甘肃队10人)即刻奔赴临夏地震灾区。晚上8时许,全员已到达地震现场指挥部,准备领取任务出发。
陕西紧急调拨救灾物资发往甘肃灾区
12月19日,记者从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晚,该局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指令,向甘肃积石山县震区紧急调拨一批中央救灾物资。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属单位陕西省救灾物资储备中心闻令而动,全员值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5000件中央救灾物资全部装运出库,连夜发往甘肃省积石山县震区,全力支持震区做好抗震救灾和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保障工作。
本次地震
是否会对陕西造成影响?
陕西省地震预警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赵韬
最新回应
▼
陕西省地震预警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赵韬:
总体来说,我省震情形势稳定。昨天西安和宝鸡民众感受到的(晃动),主要是受主震地震波的波及,造成特别是高层建筑物的晃动幅度较大,高层民众感受度高一些,实际上地震能量对于陕西省的危害程度还是相对较低的。
地震来了该如何正确应对?
专家提醒:优先采取就地躲避
大的地震波过后再视情况进行撤离
▼
陕西省地震预警中心主任 高级工程师赵韬:
地震来了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应该采取的方式是就地躲避,而不应该是立即的疏散,因为在这个疏散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引起踩踏、摔伤等不必要的伤害。所以我们从目前地震科普的指导来说,可能还是应该先以就地躲避为主,等地震波传播已经过咱们所在的区域以后,再根据情况进行一个安全撤离。
家庭避震首先要注意家具的固定,避免晃动过大引起倾倒风险,尽量将容易倾倒的家具固定。地震来了以后,要选择坚固的、抗压性能好的遮挡物下躲避,做好防护。
19日,很多人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赵韬表示,收到预警后,切勿让紧张情绪占据上风,可以根据要震中、距离和裂度,来判断自身安全。
来源:陕西日报、华商网、陕视新闻、西安消防
下一篇:安防管理平台:打造智能安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