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7月25日消息(记者白刁尹)7月25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市司法局联合举办《重庆市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应急救援办法》(简称《办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办法》共26条,明确了应急救援职责、健全了应急救援举措、强化了应急救援保障,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长江航道安全,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内首部关于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政府规章,该《办法》将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发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供图)
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谢建军介绍,《办法》首次以立法形式对危岩地灾的概念进行了探索界定。此外,《办法》还强调数字救援,明确加强危岩地灾应急救援数字化建设,推进数据共享、场景应用和业务协同,提升救援能力。还根据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应急救援的特殊性,考虑灾情、险情发生可能影响长江黄金水道货运功能,着重就水、陆、空立体综合应急救援网络的构建提出探索。
“《办法》整合了现有资源,建立更为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响应机制,能够有效缩短灾害发生到应急响应之间的时间,从而在关键时刻疏散和救援受威胁的群众,有助于提高应急响应效率。”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潘光灿表示。通过全流程闭环管理、预防治理和应急救援的一体推进,应急管理部门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识别潜在的危险区域,从而合理部署预防和救援资源,增强救援针对性、时效性,减轻灾害风险、减少灾害损失。
接下来,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将按照《办法》明确的应急救援职责,健全跨灾种、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协同机制,加强水域安全、工程抢险等专业救援力量建设,统筹机场、码头、铁路和公路等应急救援资源,抓好物资储备、科普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做好应急救援力量前置布防和科学调度,完善应急避险疏散转移安置方案,确保一旦发生情况第一时间快速响应、有效救援。此外,进一步强化危岩地灾应急预案管理,明确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启动标准,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以及危岩地灾应急救援保障,推动建设三峡库区综合性应急救援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