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重庆,4198件仿冒乐堡啤酒被销毁。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表示,这意味着《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首案执行完毕。
仿冒啤酒的产品外观是绿色为主体的斜波纹,且将公司名称——即“某某啤酒(北京)有限公司”突出使用在产品的正面,商标放在侧面不显著位置,其产品名称、包装、装潢与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伯重啤”)旗下的“乐堡啤酒”相近似。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现场销毁的乐堡超爽啤酒,不仔细看,很容易被误以为是乐堡啤酒出的新品。
“我们接举报后,立即对当事人涉嫌销售他人实施混淆的乐堡啤酒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知识产权支队长贺敏表示。
“经调查发现,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当事人’)明知生产商某某啤酒(北京)有限公司与嘉士伯重啤无任何权属关系,也知道导致混淆的法律后果,还依然销售他人实施混淆行为的乐堡超爽啤酒,存在明显的侵权故意。”贺敏称,这一行为,违反了《重庆市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六条第四款“经营者不得销售他人实施混淆行为的商品”的规定。
随后,在案件进一步调查过程中,重庆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发现,涉案啤酒涉及北京、上海、安徽等全国15个省市,包括生产商、委托生产厂、网络电商销售平台、销售商等各个环节。
为此,执法总队积极请示协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涉及多省市、多网络平台的生产、销售行为进行全国统一部署查办,有效整合全国市场监管执法优势力量开展全面打击。由于该案的典型意义,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全国“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据嘉士伯重啤介绍,公司还在重庆和四川市场上发现仿冒“重庆88”的产品,向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举报后,该局积极协调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当月就对西昌销售仿冒“重庆88”的商户进行调查处理。
在重庆着力打造的“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是我市升级打造的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嘉士伯重啤作为食品饮料行业的龙头企业,从2018年以来,持续实现销量、营收和利润3类指标高速增长,成为全国五大啤酒公司中,唯一在过去3年连续实现业绩全面增长的啤酒企业。
“作为一家快消品公司,品牌是我司的核心资产。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对生产、销售、线上、线下的全链条打击和跨区域协作,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力地保护了公司旗下乐堡、重庆等品牌,更让企业感受到了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的公平、正义,以及重庆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持续投资重庆的决心。”嘉士伯重啤相关负责人称。
新闻多一点
涂抹刮擦啤酒食品标签 4家公司(个人)被调查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介绍,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除要注意辨识仿冒产品外,也要关注标签信息是否被涂抹刮擦。
2023年10月,该局接到举报后在巴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陆续查处了4起涂抹刮擦啤酒食品标签案件,涉案啤酒共8448件。执法人员依法对涉案商品予以查封扣押,目前该系列案正在调查中。
经销商涂抹刮擦食品标签,导致标签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影响消费者购买时的辨认和识读。这有可能造成消费者无法准确辨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也有可能造成无法准确辨认产品流水线批次,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风险,不能对问题产品及对应食品原材料开展有效追溯。
食品经营者销售标签被部分或者全部涂抹刮擦的预包装食品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将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其进行处罚。
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