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暑假旅游高峰期,连续的高温天气和降雨给户外游玩带来较多的安全隐患。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紧急通知,要求全面落实安全责任,抓好当前工作。
今日,针对汛期暑期文化旅游突出风险隐患检查重点的内容,记者联系到成都消防,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安全科普提示,助大家一起过个安全愉快的暑假!
典型案例
案例一:
据辽宁消防消息,有网友发布视频称7月21日辽宁沈阳西苏堡浑河特大桥附近水域有3名儿童不慎落水,其中2人被救、1人失踪。消防救援人员到场后立即展开搜救,7月22日,沈阳市苏家屯区宣传部回应称,21日在浑河特大桥附近水域因露营落水失踪的小男孩已被找到,打捞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
案例二:
2023年6月10日,大邑县花水湾镇白沙村西南方50米河边,一女子在河边玩耍时,意外陷入淤泥中,经过自救后发现无法挣脱淤泥,身边的朋友立即拨打了119寻求救援。消防救援人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经众人协作配合,共同营救深陷泥沼的女子,最终被安全地从淤泥中救出。
汛期涉水风险有哪些?
成都消防工作人员表示,汛期来临,江河水域水情复杂,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请不要贸然下河游泳、钓鱼。这些风险隐患切莫大意!
下河玩水、游泳风险隐患:
1、持续降雨后,水位上涨导致河面变宽,且水深流速快,一旦入水,便有可能被漩涡卷走;
2、水下杂草会有缠足的危险,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3、水流急的地方容易形成漩涡,会把人带进水底,在可能存在漩涡的位置,一定要避开;
4、河床渠边都会有自然或人工暗流涵洞,存在吸进去的危险。
外出野钓风险:
1、汛期急雨多,出现局部洪涝的可能性非常大。在你专注钓鱼时,钓位极易被突降暴雨淹没;
2、垂钓者大多依水而坐,还不时涉水捞鱼,若垂钓点上游暴发洪水,片刻便能淹没岸边,难以及时反应避难;
3、部分专业钓鱼爱好者装备齐全、重量大,水位上涨后撤退时存在困难;
4、强降雨天气之后,河流、水库、池塘岸边泥沙变得非常湿滑、松软,一旦滑入水中便十分危险。
消防提醒:
户外旅游活动 防溺水你需要知道这些
1、做足准备。游泳前应做全身运动,做好下水前准备,若水温太低应先用水淋洗身体提前适应。
2、要打闹。不能在泳池岸边、水中嬉戏、打闹,否则容易导致呛水、溺水等事故发生。
3、谨防抽筋。若脚部抽筋,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脚或者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求助。
4、远离危险区域。远离深水区、漩涡、急流等危险区域。
5、监护是最好的保护。当孩子在水中或者水周围时,家长要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距离,专心看护。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和施救。
6、不盲目施救。遇有人员落水时,要及时呼救或者拨打报警电话。不得盲目下水或使用手拉手方式进行救援,可以用绳索、长杆或漂浮物等进行间接救援。
7、及时上岸。在游泳中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8、切莫惊慌。溺水时保持镇定,不要慌张,屏住呼吸,放松肢体。尽可能保持头向后仰、面部朝上的仰泳姿态,使口鼻露出水面,有节奏缓慢地呼吸。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徐松明 图 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于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