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消息,近日,云南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在大开河边境检查站破获一起走私珍稀动物案,共查获珍稀动物龟鳖61只、鬣蜥10只,案值约17万元。
据悉,执勤民警对过往车辆进行例行查验时,一辆白色轿车中的异常现象引起了民警的注意。执勤民警在车内共查获鬣蜥类1种、龟鳖类9种。其中有61只濒危保护龟鳖(2只泥龟,5只潮龟,19只安布闭壳龟,14只锯缘东方龟,1只小头鳖,4只白头龟,10只马来鳖,5只马来西亚巨龟,1只西氏长颈龟,10只安汶斑帆希),10只鬣蜥。其中,安布闭壳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此案件仍在办理中。
图源:pixabay
野生动物走私是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近些年来,尤其是“异宠”的异军突起,对野生动物的需求急剧增加,一些不法分子在高额利润的驱使下,选择铤而走险,不法分子通过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获得利益,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严重威胁当地生态安全。
野生动物走私不仅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众所周知,某些野生动物因为生活在野外,可能会携带某些病毒或细菌,如若处置不当,极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同时也存在潜在的疫病外溢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基于此,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执法力度,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实施有力巡查,对野生动物走私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依法严惩,对违法犯罪行为人形成心理威慑,可有效降低野生动物走私案件的发生;通过媒体宣传、教育普及、公益活动等多种方式,增强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和意识提升;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共同打击跨国野生动物走私犯罪网络,可以有效遏制野生动物走私行为,保护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种群数量。
打击野生动物走私是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当地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不买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自觉抵制“异宠”就是对野生动物最好的保护。
文章 | Pierre
审核|Cherry
排版| angel
长按识别,支持募捐
【重建人与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