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实习生 魏舒婷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在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的事故中,溺水事故堪称“第一杀手”。
7月30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全省各地应急管理部门时刻紧绷安全之弦,大力开展宣传警示教育,针对重点年龄段、特殊家庭和外来流动未成年人进行精准宣传。同时,压实包保责任,强化应急处置,坚持疏堵结合,坚决把未成年人各项防溺水措施落到实处,防范溺水事件发生,同心织就防溺水“安全网”。
防溺水安全课走进凌波门
7月11日,由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和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共同主办的“全民安全公开课之应急科普大篷车——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直播活动在武汉大学凌波门举行。
“预防溺水的要点包括:选择正规、安全的游泳场所;携带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浮板。”直播活动不仅全面讲授了实用的防溺水知识,还向直播间观众及现场群众展示了防溺水应急救援设备中的“黑科技”。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的志愿者结合自身经历,讲授了遇到溺水时的自救方法,以及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AED等应急救援处置措施的技巧。不少网友直呼:“学到了!
安全公开课
在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当地开展联防联控大走访,组织镇政府干部、学校老师、村组志愿者组成工作组,对3至18岁未成年人家庭开展防溺水安全走访活动,宣传安全防控政策,讲解防溺水方法,查看水边救生设备,检查学生防溺水“六不准”识记情况,共同筑牢防溺水安全网,助力未成年人平安健康成长。
防溺水宣传进社区
保康县应急管理局整合多个单位高点视频监测监控资源,对临河的高点摄像头加入算法,自动抓拍河中游泳者,并自动预警至“四位一体”管理人员,提升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成效。
快递员“走街串巷”防溺水
防范和减少溺水事故,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是关键。
7月16日,在咸宁市通城县,当地应急、交通等部门联合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演练内容包括示范防溺水救援基本技巧,并开展翻船自救、抛绳救援、冲锋艇救援、心肺复苏等科目演练,进一步提升了防溺水应急响应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作战能力,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进行处置。
应急救援演练
7月10日,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也在长湖园博园段举行防溺水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模拟四名河道治理人员,在进行河道清理作业时不慎落水,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报警后,当地救援联动单位相继到场,迅速开展救援工作。记者了解到,现场还重点演练岸边救援技术、救援船只编队行进搜索、O型救援、活饵救援等科目,全面展现了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快速反应能力。
应急救援演练
在黄石,当地西塞山区应急管理局组织牧羊湖街道,联合辖区快递网点开展“走街串巷”防溺水活动,发挥快递员在防溺水工作中的作用,宣传防溺水知识,预防溺水事故。
活动特邀湖北省红会急救讲师、黄石市蓝天救援队队员王敏走进快递点,讲授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AED的使用方法,力求快递员和志愿者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提高应对突发溺水事件时的心理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该活动还为所有快递小哥的快递车上都张贴了“防溺水”宣传图画,让快递员真正成为流动的巡查员、宣传员、急救员。
学习急救知识
湖北省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并要求省应急委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落实责任,织密防溺水“安全网”。下一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还将在汉口江滩、武昌江滩继续开展防溺水专项宣传,加强防溺水科普知识宣传力度,增强防溺水意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打通防溺水知识传播“最后一米”。
【提醒】
防溺水切记六“不”
夏日儿童溺水事故高发,湖北省应急管理厅有关专家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更要告诉孩子,防溺水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要贸然下水施救,应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该专家还提醒,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游泳池、家里的浴缸和水池等,都是孩子溺水的“隐形杀手”。未成年人在水边玩耍时,监护人应时刻将孩子置于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不可疏忽大意。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