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至30日,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上海联合举办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竞赛(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央广网上海7月30日消息(记者唐奇云)理论知识竞赛、信息报送、水上求生、实船隐患排查、船艇操纵救援……7月29日至30日,农业农村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上海联合举办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竞赛。
实船隐患排查项目中,考察一线监管人员隐患排查能力,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信息报送项目中,模拟发生突发应急事件时,选手规范、正确、及时报送信息的能力(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此次技能竞赛围绕当前渔业突出隐患,面向基层一线、聚焦安全监管实操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强化实战化技能练兵比武,以赛促学、以赛带训、以赛强能,全面提升基层渔业安全监管队伍素质。
全国各地经过选拔,共有38支队伍、150名选手抵沪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12个团体和12人分别获得内陆组和海洋组的一、二、三等奖。
水上求生(海洋组)项目的比赛场地,模拟了风浪、大雨、闪电共存的海上极端天气(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竞赛中,首次增设了船艇操纵救援项目。“我们大赛中的所有救援项目都是为了更好地模拟实战、应对实战。”船艇操纵救援项目裁判长、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教师迟焕祺告诉记者,在参赛过程中,选手们有诸多需要注意的细节,“比方说,选手操纵船艇绕桩过点位的时候有没有发生碰撞,如果有碰到,那么在实战的救援过程中可能已经撞到暗礁、损坏船艇了。再比方说,到了救人的环节,参赛选手到达指定区域以后必须要‘先熄火、再明鸣笛’,接着才能出舱救人,顺序是不能变的。”
迟焕祺进一步解释道:“及时熄火是为了不对被救人员造成二次伤害,随后的鸣笛是向被救人员给出救援信号,这两步完成之后,舱内人员才可以出舱救人,抛出救生圈。因为在复杂水域的情况下,施救者首先要确保可以保护好自己。”迟焕祺坦言,船艇操纵救援项目的难点主要在于“救人”环节,也是参赛选手们最容易被扣分的部分。
今年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竞赛新设项目——船艇操纵救援(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船艇操纵救援项目中,施救者向被困人员抛出救生圈(央广网记者 唐奇云 摄)
随着2024年全国渔业安全生产技能竞赛的圆满闭幕,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就运用好此次竞赛成果,进一步抓好当前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部署,提出要紧盯各类安全隐患,深入开展排查整治,突出抓好抓住重点船舶、重点船员和执法监管“三个关键”,落实预防措施,做到风险警示、应急值守、减灾救助“三个到位”,重点在督导帮扶、主体责任、完善机制“三个方面”发力,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坚决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上求生(内陆组)项目考察渔政执法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具备的自我营救和营救他人的能力(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应急管理部综合协调司、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海警局东海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上海海洋大学有关同志出席此次竞赛并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