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时珍 通讯员 谢辛凌
7月31日,记者走进沈丘县刘湾镇营房坊村一处高标准农田里,看到一架满载药液的无人机腾空飞起,按照设定好的路线来回在玉米地里穿梭开展“飞防”作业,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药液均匀地洒向玉米叶上,为玉米披上一层“防护衣”。
当前正是玉米生长增产的关键期,但受近期强降水影响,刘湾镇的很多玉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虫害。这次‘飞防’作业防治病虫害,对提高玉米产量十分重要。无人机连片防治玉米病虫害的效率很高,既省时省力,又减少了农药损耗,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
据了解,一架植保无人机每天能“飞防”500多亩地。无人机飞防作业过程中,农药雾流对作物从上到下的穿透力强,飘移少,高效环保,提高农药利用率30%以上,有效推进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俺村共有600多亩玉米,用一架植保无人机一天多时间就能全部完成作业。”植保技术员杨师傅告诉记者,无人机飞防作业,解决了常规施用农药精准度不高、不安全、户外高温喷药作业易中暑、中毒等喷防难题。
为确保辖区粮食实现增产丰收,该镇在沈丘县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组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人员分片包干,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连日来,我们组织镇域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和各村‘小农户’,利用无人机对全镇3万多亩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开展病虫害防治,精准实现‘虫口夺粮’。”刘湾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