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相山区翰林社区:让青年当主角 让社区更青春
自共青团城市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淮北市相山区翰林社区聚焦社区工作实际和青年发展需求,围绕试点目标,凝聚青春力量、建强平台载体、激活青春引擎,为社区建设汇聚青春动能。
凝聚青春力量,涵养社区建设“蓄水池”
健全完善“1+4+N”工作机制(1:社区团员,4:青年志愿者、青年社工、社会组织资源、大学生志愿者4支工作力量,N:N种服务项目清单),汇聚青年志愿者、向上向善好青年、在校大学生等青春力量,建立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打造各类青年群体积极参与的“青春社区”。构建“团建+网格”模式,依托社区网格党支部,建立5个青年服务网格群,加强对辖区264名常住青年联系,做好青春力量储备。加强骨干力量建设,吸纳2名淮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兼职副书记,多渠道发现培养青年社团负责人、青年能人骨干等24名,引导社会优秀青年人才积极向党、团组织靠拢,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建强平台载体,搭建社区建设“主阵地”
加强“青年之家”“三原色志愿服务站”等实体阵地建设,推行有团属标识、有专人负责、有活动项目、有管理制度、有活动记录的“五有”管理机制,举办悦读分享、交流议事等各类活动40余次,为青年提供多元化服务。依托“聚心茶馆”协商议事平台,鼓励青年“发声”,引导青年探讨社区发展难题,为基层社会发展建设贡献青春智慧。今年以来,围绕“如何打造青春活力的社区”等主题开展议事3次,征集意见建议10条。
激活青春引擎,赋能社区建设“强动力”
组建科技科普、邻里守望、教育服务、文化健身、环境保护、理论宣讲6支志愿服务队,走进辖区宝贝家幼儿园、寿山福海养老院等开展灭火器使用模拟演练、“家电维修进社区 志愿服务暖人心”等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切实帮助社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紧密联系淮北师范大学“小雨滴”志愿服务支教社、蒲公英志愿服务社、农家书屋畅想阅读社等青年社团3个,举办“保护动物 珍惜生命”爱护野生动物主题活动、“赏团扇优美,感文化底蕴”团扇DIY文化活动等26次。围绕文明创建、公共卫生、关爱老人儿童、反诈骗等社区工作,实施“童心港湾,暖心助学”等项目5个,吸引400余人次参与,基层团组织工作活力进一步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