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成媛
“守望相助,救人于危难之中,我觉得这是人的本能,如果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有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与救援时刻的沉着冷静、全力以赴相比,提到救援初心,王文友神情平淡,他一直认为救援是他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
今年44岁的王文友是莱西人,2011年来到城阳创业从事家居建材行业,2017年开始在城阳街道凤凰山社区青特小镇定居,他现在不仅是社区的应急救援队队长,也是即墨雷霆救援队、“越野e族”救援队的一员。在今年4月初,王文友与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全力寻回七旬老人的事迹受到了居民们的赞扬,小镇大爱的人文关怀更是在邻里间默默传递。
“当时是下午4点多,我还在上班接到了电话,说有一位老人从早晨就走丢了。得知情况后我便即刻出发了,同时联系了雷霆救援队的队友们。那时天快黑了,还下起了雨,必须得尽快找到老人。”王文友根据警方的监控信息结合以往救援经验,最终在晚上七点左右在城阳区惜福镇怡馨苑附近找到老人,安抚好老人之后,王文友把老人安全送到了家人身边。
“在救援队里,我们会接到很多寻找走失老人的任务,仅去年一个冬天就有十几起。”据王文友介绍,走失老人很多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在白天还好,如果被好心人及时发现了,一般能根据线索快速寻找。但到了晚上,走失老人的危险会增加,也会增加寻找的难度,救援人员经常是找到后半夜,不敢有丝毫松懈,可以说是与时间赛跑。“但在找到老人的那一刻,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在今年年初,一场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王文友清楚地记得那天是2月19日,在完成一项救援任务之后,晚上八点多开始飘雪,至十点多积雪已经很厚了。此时警觉的王文友看到环湾至城阳的上坡路段被堵的死死的,便意识到不妙,因为自己开的是越野车,他果断地将车在前方停下,从车里拿出专业的牵引绳一辆辆地与行车司机沟通,开着自己的车将其他车主的车辆牵至平缓路段。寒风刺骨,王文友的衣服却被汗水湿透,甚至被冷冽的风冻住,“那时候心里只有拖车疏通道路这一件事,别的都来不及考虑。”王文友说道。
王文友来来回回拖车近一个小时,期间也有一些好心的司机将车辆安全停靠后加入进来,之后救援队的队友们陆续抵达,大家齐心协力配合交警疏导交通,直到凌晨三点半左右,道路恢复了畅通。王文友刚放下心想要歇息一下,手机上恰巧发来了一条求助信息,在城阳区金域华府有一辆车因为没电打不着火了,急需救援。王文友二话不说,立刻开着车往那边赶,帮助他们把车拖至附近的充电站。期间还遇到一辆大货车因雪被困,王文友还顺手帮他拖了上来,对方拿出钱来答谢王文友,被他一口回绝了。王文友等一切忙完回到家时已经是凌晨六点多,此时他才觉得筋疲力尽,倒头便睡着了。
“我的手机24小时开着机,时刻待命,车里常年备着牵引绳等急救装备。我也会特别关注大雪大雨等极端天气,有求助信息时便立即展开救援,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急救队员的基本素养。”王文友说道。
说起为什么走上救援之路,王文友坦言,早年上大学时因家庭困难,得到过很多同学的帮助,他一直心怀感恩。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三年,王文友便联系自己的母校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助学帮助,至今已有19年。今年春节前,王文友还和女儿奔赴大凉山和阿坝州,实地探访7位学生给予资助,并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我女儿很受触动,还用自己攒的钱也资助了一名学生呢!”王文友欣慰地说道。
2019年的时候,王文友资助的第一位学生告诉他说,她现在有能力了,也在做助学公益,这让王文友感到特别开心,这种爱心的传承也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虽然做了很多好事,但王文友一直低调,总是说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但他始终相信,一个人能够带动甚至影响一群人,一束光慢慢会聚成一团火,最终让爱充满在人间的各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