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和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总第220期)暨“智能风控助力金融安全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会上同时发布了《图风控行业技术报告》白皮书。
在本次会议中,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石川出席会议作专题演讲,蚂蚁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维强主持《图风控行业技术报告》白皮书发布揭幕仪式,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许、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光大科技创新总监王硕、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实验中心负责人李博文、蚂蚁集团图计算事业部总经理洪春涛参与嘉宾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曲强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以下为会议纪要:
专题演讲
石川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持续推进,新型数字风控的重要性日益提升,风控管理的关注重点也正逐渐从显性个体风险向隐性规模化风险转化。在此背景下,包括图风控网络神经网络和图上异常检测等方法在内的图风控算法为数字时代的风险控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同时,对于图风控底层基础设施,也存在一些新挑战。例如,要求基础设施具备在线实时数据读写和大规模离线分析能力等等。
另外,通过图深度学习在解决套现、洗钱、违禁品检测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金融活动中图数据交互关系的普遍性。未来,用户关联信息图,资金往来信息图和供应链关系图等可能成为图智能方法解决风控问题的关键抓手。最后,他介绍了具体的图风控系统与产品,主要包含蚂蚁集团研发的TuGraph图数据管理平台和GeSec,强调了它们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高效风控方面的领先地位。
报告发布
王维强
蚂蚁安全实验室首席科学家
《图风控行业技术报告》详尽介绍了图风控算法技术、图数据库等底层基础设施,并提供了丰富的行业应用案例。希望该资料能为各领域图技术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第一手产业资料,也为风控行业人员提供应对风险的新思路。报告由蚂蚁集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之江实验室和淘天集团联合撰写。
嘉宾研讨
周道许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首先,《图风控行业技术报告》白皮书发布及时,内容全面,技术前沿。白皮书对快速了解当前图风控行业发展情况,把握未来图风控行业发展动向有重要参考意义。图风控在信贷领域反骗贷和反套现领域防控能力有显著优势,能够为金融系统监控系统提供有力的抓手。
其次,当前图算法、图数据库等图风控技术在智能风控领域应用广泛,图风控行业发展空间广阔。中国工商银行首创智能化全球反洗钱系统,率先开发出金融风险信息服务产品“融安e信”;中国建设银行提取关系网络结构特征定量评估小微客户的欺诈风险,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对风险的灵活管控;中国银行建设基于知识图谱的企业关系网络,深入分析企业关联风险,助力信贷审核;交通银行借助图计算指标预测企业客户自身及其关联企业违约概率,将风险事件预警从单体识别变为群体识别。
再者,金融安全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智能风控人才,需要“政产学研用”多方共建,形成合力。第一,建议政产学研用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将人才优势和金融行业数据优势结合起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用工具。第二,与政府机构和监管部门加强合作,共同完善智能风控相关制度建设。第三,加强与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识别联合信贷风控建模,提高互联网贷款风险识别能力。
最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一直致力于智能风控相关教材编写工作。最近两年我们已经出版了《金融安全学概论》《中国金融科技安全论》等系列著作,再次呼吁各单位和相关公司积极参与到智能风控相关教材编写过程中,为自主智能风控做出积极贡献。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首先,《图风控行业技术报告》具有较好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第一,报告的发布在战略方面上符合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原则,数字金融归根结底谈的是数字化与新技术对于金融带来的深刻影响,是五篇大文章里最基础的,对于服务于另外四篇大文章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其中,智能风控是数字金融的核心内容,也是其他几篇大文章的重要保障。第二,图技术在金融风控领域的应用,深刻把握了如何认识大数据时代下不同信息之间的关联性、相关性,与当今行业和学术研究探索发生的变化相契合。第三,报告整体框架完备、逻辑清晰,包括技术、基础设施、应用场景、案例分析等不同层面,给予研究者很重要的启发。
其次,关于图技术在智能风控领域进一步的应用,我有一些基于研究思路或者研究方法上的思考。第一,探讨新型技术在金融风控领域应用的时候,应当考虑风险识别、收益与成本三元要素的平衡。第二,从金融行业应用的角度,应当在未来对智能风控技术的演进进行更多的动态比较分析。从技术专家的视角来看,技术演进过程可能非常清楚,但从业务应用的视角来看,这些阶段是动态演进还是逐渐演进则需要进一步探讨。基于历史节点进行比较,分析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则非常重要。第三,图技术的智能风控场景应用分析可以进一步细化和拓展,例如在金融场景与非金融场景、“蚂蚁”场景和“非蚂蚁”场景的差异化分析与应用,以及按照金融的思维方式在宏观系统性风险监测与非系统性风险识别的应用,后者如信用风险、财务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都可以进一步细化剖析。第四,图技术在新领域应用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数据基础约束、算法研究与工程落地问题、场景深入的难度、成本收益的考量、底层设施的局限性以及来自监管与合规的约束等。
总之,图算法与技术用于风险管理的潜在价值不容忽视,希望政产学研共同探讨未来在金融领域应用的边界和前景。
王硕
光大科技创新总监
一方面,白皮书顶层架构比较完备,在方向上和应用上很有价值。第一是市场价值大。据央行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仅信用卡紧急止损防欺诈就减少客户约3200亿资金损失,老年人使用移动金融更需要关注欺诈,这部分有很多市场价值和实用价值。第二是时效性快。图技术具有强对抗、易延时,属于毫秒级,对于金融机构的高并发场景非常关键。第三是效果优。无论是支付还是金融场景应用,新技术拥有算法、算力与数据支撑,可以将好的经验向行业内输出复制。
另一方面,结合发挥技术优势,做好数字金融和普惠金融大文章,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建议。第一是守正创新。图技术应用涉及大量数据,包括数据交互、存储、使用,金融创新有边界的,合规非常关键,要在两者之间要相互融合,符合监管要求。第二,推动业技融合。好技术要金融业务相结合,新技术要和金融机构的场景相适用,除银行的信贷、支付外,对于保险与证券业务风险防控和智能审计、反洗钱多场景应用都有借鉴价值。第三,做好技术融合贯通。图技术作为先进技术要与AI大模型等其他技术融合。通过要将算法、数据、算力融合起来,产生技术叠加效应,更好为金融高质量发展赋能。
李博文
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
实验中心负责人
首先,《图风控行业技术报告》对行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图风控技术是智能化发展阶段的典型代表,可以支撑金融数字化高质量转型。金融是高度重视风险和安全的行业,金融机构十分强调底线思维,风控是金融工作重中之重。
其次,当前的风控面临三个方面挑战。第一,大数量级的挑战,必须通过新技术解决。第二,高时效性要求,如消费领域支付清算需要毫秒级完成交易风控。第三,犯罪形势严峻、犯罪手段愈发复杂,需要新技术不断应对新的风险。这对图数据智能应用带来机遇。
再者,原始创新更具生命力,图风控发展还存在诸多挑战。第一,图技术应用人才匮乏,图技术应用发展还不平衡,中小企业仍在观望情况。第二,图风控面临数据安全、算法可解释性的挑战。第三,图风控产品成熟度和技术交付问题。目前很多产品成熟度不够、接口不完善、应用语言独特,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交付上还需要考虑私有化部署、持续技术支持和运维保障等系列问题。第四,业务场景与技术的深度结合,需要协同好风控部门和科技部门的工作。
最后,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在开展图计算相关工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关注数据库应用并建立了数据库联合实验室。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动图数据库标准化,做好查询语言、通用模型兼容性等共性标准,帮助金融机构在应用中降低成本。同时,希望产业方不断提升自主可控能力,专注核心技术,用原始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洪春涛
蚂蚁集团图计算事业部总经理
蚂蚁集团风控的实践是基于图计算技术的全图风控,即将所有可能对风控有帮助的信息,包括交易、登陆、社交等,构建成一幅巨大的图,然后在这张图上进行各种策略、算法、模型的应用,实现实时阻断、精准识别、主动防御等功能。
一方面,图风控的优势是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表现更多的信息,从点到面的扩展风控范围,提高风控效率和效果,助力蚂蚁集团将风险水位控制在业内较低。但另一方面,图风控也面临着挑战,需要满足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高并发和低延迟的要求,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模式。对此,蚂蚁集团开发了自己的图计算系统TuGraph,目前在国际标准测试里面性能世界第一,也获得了多个科技奖项。
未来,图风控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三点:实时化、体系化、智能化。实时化是指能够在交易发生的时候就进行风控判断和干预,而不是等到事后再处理;体系化是指能够从底层统一系统,搭建一套完整的风控体系,而不是针对每个场景做单独的解决方案;智能化是指能够利用大模型和图的结合,实现自动策略推荐、图+大模型的探索、主动防御等功能,降低人工成本和风险成本。
会议总结
曲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所长助理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图风控的技术发展和行业应用,与会嘉宾一起探讨了图风控的优势、挑战、趋势以及图风控实践成果的相关案例,认识到图风控是一种从空间和时间维度表现更多信息,从点到面扩展风控范围,提高风控效率和效果的手段。并就如何平衡好图风控的兼容性和灰度,如何提高图风控的实时性和智能化,如何保证图风控的可解读性、可复制性和安全性,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场景和领域中应用图风控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回答了种种疑问。但有些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在技术、业务、法律等多个层面进行协调和创新,以实现图风控的更好的发展和应用。
据悉,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财政金融学院货币金融系联合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观点整理:林靖澄、丁培桓、张芷宁、熊陈言、孙铭鸿
内容监制:朱霜霜、闵文文
版面编辑|刘书廷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总监制|朱霜霜
近期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