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瓦格纳雇佣兵
本期话题,乌军模仿瓦格纳,小分队遍地出击,俄乌两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主力完全没有纠缠在一起,1.2万人突入俄本土,库尔斯克核电站已不安全。
最新消息显示,乌克兰军队在8月6日从苏梅地区开始向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发起了进攻,并在短短几天内取得了重大战果,控制了数百平方英里俄罗斯领土,导致当地76000名居民被紧急疏散。这次进攻的规模之大,与以往的边境线上小规模冲突不同,乌克兰正规军出动了数个旅,有多达一万人的正规部队,并携带了重型武器。
图为乌克兰军人
虽然现阶段进入俄罗斯本土的乌军士兵只有1.2万人,但其借鉴了瓦格纳集团的战斗方式,即通过小分队的灵活运用,实现了遍地开花的战术效果。乌军的这种小分队战术,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他们能够在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攻击,给对手造成突然的打击。
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采取了类似于瓦格纳集团的战术,即通过小分队的灵活运用,实现了在战场上的多点开花。这些小分队通常由几名到十几名士兵组成,他们装备轻便,行动迅速,能够在战场上快速移动,执行各种战术任务。乌军的这种小分队战术,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他们能够在敌军意想不到的地方发起攻击,给对手造成突然的打击。
图为俄乌前线
在这种战术下,两军的接触线变得非常模糊。这给俄军的火力支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很难区分敌我,无法有效地对乌军进行火力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俄军的火力优势难以发挥,乌军的小分队战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俄军的火力优势。
此外,由于乌军小分队的不断出击和移动,两军的接触线也在不断变化。每个小时,战场上的形势都可能发生新的变化,指挥官需要实时掌握战场情况,快速做出决策,调整战术部署,这给双方的指挥和控制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图为俄罗斯军人图为俄罗斯军人
总的来说,乌军通过采取类似于瓦格纳的打法,实现了在战场上的多点出击和高度机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敌军的防御压力,提高了乌军的作战效率。但同时,这也对乌军的指挥控制、后勤保障和情报收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这种高强度的加小分队突击作战方式也不是没有效果,乌克兰军队的大约1.2万名士兵已经进入俄罗斯境内,这一数字不仅显示了乌克兰军队的进攻规模,也反映了其在战略上的大胆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对外宣称时强调,这次军事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平民的安全,减少无辜的伤亡。
而实际上乌克兰的目的其实已经很清楚,就是通过在库尔斯克建立一个军事缓冲区,来化解俄军在其他方向对其施加的压力,尤其是哈尔科夫方向的 俄军不断向前推进的情况下,这种手段不仅有利于防守,也更有利于进攻,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未来停火谈判结果的走向。就在8月15日,乌克兰宣布在库尔斯克建立军事管制局,意味着他们依旧在这一步上迈出实质步伐,现在就要看他们究竟能进攻到什么位置。
图为泽连斯基
然而,泽连斯基提出的在库尔斯克建立安全区的计划,无疑触动了俄罗斯的敏感神经。库尔斯克地区对俄罗斯而言,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基地,尤其是库尔斯克核电厂的存在,为该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最重要的是,核电站不仅关系到当地的能源安全,一旦出现事故,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生态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
乌克兰军队在距离库尔斯克核电厂仅约45公里的地方建立安全区这一行动势必会严重威胁库尔斯克的安全,此举,也将引来俄军的疯狂反扑。
虽然乌克兰军队已经深入俄罗斯境内,在库尔斯克地区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俄军并未坐以待毙,通过挖掘反坦克战壕等防御措施,来迟滞乌军的进攻势头。
图为库尔斯克核电站
现在的问题在于,俄军能不能守住防线,阻止乌军继续向库尔斯克核电站靠靠近。面对乌军的进攻,俄罗斯已经开始调动包括北方集群在内的重兵回防库尔斯克地区。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在不断地将边境地区的民众撤离交战区,为俄罗下一步行动腾地方。
所以从整个战场态势来看,俄军已经回过神来,开始调集其他地方的兵力迅速向库尔斯克靠拢,接下来,又会是一场恶仗。不过,从双方的实力对比来说,乌军是承担不起一场长时间异地作战的。因此尽管乌军的奇袭战术取得了初步战果,但俄军的大规模增援和反击能力同样强大。所以乌军攻下核电站的可能性不大。
综上所述,乌军1.2万人进入俄罗斯本土,虽然人数不多,但其化零为整的袭击方式让俄罗斯的武器暂时无法发挥太大作用,导致乌军行进到核电站附近。库尔斯克核电站被攻下的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俄军的防御准备、国际社会的关注、核电站自身的防护能力以及俄军的快速反应,都是防止其被攻下的关键因素。
“战争会把父亲变成稀缺物品,枪响之后,没有赢家。”俄乌冲突持续已久,有无数的人因此丧生。如今战争双方本土都被攻破,平民流离失所,希望双方可以和平解决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