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荔湾区发生了两起火灾事件,社区微型消防站及时发挥作用,迅速到场开展扑救,及时控制住火势。两起火灾均未造成严重影响和人员伤亡。
微型消防站
案例一:
12月7日下午,荔湾区海龙街道步漖一街一民房突然起火,现场浓烟不断涌出,就在这危急时刻,微型消防站的队员迅速出动,携带灭火救援和防护装备赶赴起火地点。
微型消防站队员到场后发现,起火房屋结构为3层民房,起火位置位于1楼房间。据知情人反馈,现场有1名人员被困。了解情况后,微型消防站队员对现场进行断电处理,并及时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初期火灾扑救,成功将被困人员救出。
由于现场处置及时,待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时,火势已被基本控制,现场基本无明火燃烧,随后,消防救援人员进入房间内部,扑灭残余火点,同时对屋内阴燃的地方进行清理,将火势彻底扑灭,确保无复燃情况。
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是屋主随手把未熄灭的烟头丢弃在屋内引燃了家中的易燃物品。
案例二:
12月8日上午,荔湾区中山七路一小区住户家中的配电箱因电线短路发生火灾。火情发生后,小区消防控制中心接到报警信号后,值班人员立即调动控制室值班人员和巡查人员,并拨打119电话报警。同时,小区微型消防站快速响应,队员们手提干粉灭火器赶到起火居民家中将火扑灭。
此次火灾,除起火居民家中电箱被烧损外,未造成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消防救援人员赶到后,火已被基本扑灭。
参与救援的花地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吴凯全说:“微型消防站是消防应急救援力量的有效补充,在专业的消防队来之前,他们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先期处置,有效降低灾情的发展。”
3分钟到场扑救初期火灾
作为“群众身边的消防站”,微型消防站可3分钟到场扑救初期火灾。据悉,今年以来,荔湾区微型消防站已处置小型火灾58起,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微型消防站发挥大作用
微型消防站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社区建设的最小消防组织单元,以“救早、灭小”为目标,扑救初期火灾,是在配备了必要的消防器材、对队伍进行常年训练的基础上,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而建立的。
“截至目前,荔湾区共建立了194个村居微型消防站、248个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这些站点实行24小时值守,能够在发现火情的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有效实现‘灭早、灭小、灭初期’的救援目标。”荔湾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黄伟航表示。
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市关于加强和规范微型消防站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各区要落实村居微型消防站建设任务,在建站类型、人员编配、器材配置、日常管理训练和指挥调度等方面达到明确的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
目前,广州市各区建有村居微型消防站2600多座,对快速处置突发火情起到了关键作用。
全市各级消防部门加强对辖区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进行消防技能培训,详细讲解灭火、训练、宣传、隐患排查等基础性工作,以确保在火灾等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做到快速反应和高效处置。
此外,广州消防还将微型消防站纳入119指挥调度系统,根据辖区火灾特点,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方式对各微型消防站值守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提高微型消防站专业处置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广州市消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规定》提出,要明确各项措施支持微型消防站建设,构建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此外,《规定》还对微型消防站的管理训练、联勤联动、调度指挥等相关事项进行了规范,将全面提升灭火救援实战能力。
冬季防火怎么做?收好这份安全锦囊
进入冬季,家庭用火用电量大,是火灾易发、多发期,11月以来,广州已接连发生361起居住场所火灾警情。本周末,广东也将临来“断崖式降温”,居民在家防寒保暖的同时,如何做好家庭消防安全防范?一图了解。
南方+记者 陈薇
通讯员 穗消宣 林佳晴
【作者】 陈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