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熠 青岛报道
8月23日上午,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新闻发布会,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参加发布会,并对涉及应急管理领域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进行了介绍。
据介绍,今年来,青岛市应急管理局共收到青岛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15件,其中主办件8件,会办件7件;收到分组审议建议2件,内容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监督检查、社会能力培训、应急产业发展等方面。截至目前,相关代表建议的办理答复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实现按期办结率、代表面复率和答复满意率“三个百分百”。
据介绍,针对今年代表提出的建议,青岛市应急管理局立足“小切口、大视野,小问题、大逻辑”,坚持“以改革推动创新,以创新倒逼改革”。
一是工作部署上,坚持机制与程序并重,形成责任落实“双保险”。一方面建章立制,出台办法建立“事前定责征求意见,事中定量跟踪督办、事后定效追踪回访”的“全流程闭环”机制。另一方面明权定责,印发文件明确办理时限、程序和要求,并全部建立台账,做到定人定岗、定时定量、定责定性,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
二是工作推进上,坚持督办与协商并举,打通协调联动“双通道”。一方面高位调控,局党委两次召开会议,“一把手”亲自调度,分管领导动态追踪,随时掌握办理进度、实时跟进难点问题,跨界问题“集合办理”。另一方面密切协商,主办件主动靠前,加强统筹协调、细化责任分解,梳理汇总后组织相关部门共同面复代表。会办件全力配合,积极总结工作成效,提出工作意见,按期保质报送主办部门。
三是工作落实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推动质量效能“双提升”。一方面立足当下,对照代表提出的可行性建议,逐条研究办理,能当下改、眼前办的,立即实施“不过夜”。比如,针对代表提出的“优化执法检查模式”的建议,我们今年全面深化分级分类“差异化”执法,创新“三书同达”、定点帮扶和诊断检查等措施,监管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将代表提出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比如,针对代表提出的“加快应急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建议,我们将在试点开展智能机器人巡检的基础上,用好用足相关政策,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推动应急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