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孙淼 通讯员 尹士平李旭 济南报道
8月22日,正式进入二十四节气的处暑。通常大家都会认为,处暑节气后,高温出现的频率都会明显下降,暑意逐渐消减, 但眼瞅着这天气预报,高温好像并没有要“收手”的迹象,秋老虎依旧“虎视眈眈”。此时,很多人觉得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就在高温天气不注意防护,其实普通人也要注意高温天气,防止中暑。近日,济南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高温未“收手”,秋老虎依旧“虎视眈眈”,日常防护7要点要做好。
防止被晒伤
出行应减少户外高温暴露时间,如需户外出行,避免正午出门,应采取必要的防晒手段防止晒伤,例如防晒帽、防晒衣和太阳镜,以及在裸露部位涂抹防晒霜之类的防晒产品等。
室内温度适宜
当天气闷热时,室内最好开启空调,但温度不要过低,26℃~28℃为宜。注意,隔几个小时就要开窗通风换气。
三餐饮食,清淡避“咸”
饮食宜清淡,可适当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及糖分。少吃油腻,但仍要吃一些瘦肉、鱼类,摄入充足蛋白质。一提到“清淡”容易想到稀粥配咸菜,但“清淡”其实是指不可大鱼大肉。而且咸菜含盐量高,每日食盐量尽量不超过6克,高血压人群应降至5克以下。
出汗增多,注意饮水
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ml,也可以适当喝一些含电解质(钠离子)的运动饮料。三餐前后及睡前、起床后都要注意适当饮水。冠心病、心衰等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摄入量,否则会加重病情。西瓜等含水分较大的水果与饮水同理,不可过量食用,增加心脏负担且易导致血糖升高。
保证7~8小时睡眠
高温天气,睡眠质量易受影响,建议根据实际情况保证7~8小时睡眠为宜。此外,午间小憩半个钟头,确保精力充沛。注意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情绪不可“燥热”
天气燥热,连带影响心情变得烦闷。无论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等,都要避免情绪激动、紧张,使中枢神经持续兴奋,导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要保持心情放松,不可大喜大悲。身边最好备有急救药物。
冰啤虽爽,最好别喝
很多人觉得一杯冰啤酒解暑纳凉。其实在人体出汗较多的情况下,饮酒会造成“微热”感觉,易使口渴出汗现象加重,且降低人的思维能力,产生头晕、心悸,甚至黑朦、晕厥等症状,增加危险。经常大量饮酒,酒精还会持续损害心肌,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