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此前报道】
震中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距离临夏州积石山县8公里,距离临夏市39公里,距离兰州市102公里。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金昌等地震感明显。
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死亡、青海11人死亡,部分水、电、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受损。
此外,地震已致甘肃397人受伤,其中危重伤员16人,重伤员76人,中度伤员98人,轻度伤员207人,分别收治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和乡镇各医疗机构救治。
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今天(12月19日),甘肃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地震救援最新情况。新闻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
点此查看新黄河客户端详情直播
山东消防紧急赶赴甘肃灾区
记者从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获悉,今天凌晨,接国家消防救援局命令,山东消防搜救犬机动专业支队紧急出动6名训导员、6头搜救犬、3名保障人员赶赴灾区支援。目前该支增援队已集结并到达机场,将于中午乘机赶往甘肃。
甘肃临夏:棉服棉被棉鞋比较紧缺
甘肃临夏州副州长李勇告诉记者,临夏州人口比较多,积石山县大概二十六七万人,在西北地区算人口较为稠密的。目前,受伤村民都已转移到医院,“临夏州各个县市离得比较近,8县市之间差不多半小时车程。”
因为地震发生在半夜,现在各部门还在统计需要的物资,李勇透露,临夏州内的资源不太够,主要依靠省里,“物资正在过来的路上”。
今天凌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陈家村一处倒塌的房屋。图源:新华社
今日6时30分,中国气象局已进入地震灾害气象服务二级应急响应状态。据了解,今日积石山震区及周边地区以晴为主,后半夜至凌晨最低温在-15℃到-9℃之间,体感寒冷。“现在天气比较冷,老百姓们的棉服棉被棉鞋比较紧缺,我们也正在筹措。”李勇说,国家应急部和省应急厅正在调拨棉布帐篷,“我们筹措了一些炉子,但现在重点是食物和衣物。”
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赶赴甘肃
据央视新闻消息,国家卫健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骨科、神经外科和普外科国家级专家赶赴甘肃;组织四川、陕西和宁夏等邻近甘肃省的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将尽快赴甘肃省、青海省支援。
地震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健康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指导派出33辆救护车等专业车辆和173名医护人员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青海省派出68辆救护车,40余名省、市专家在现场开展救援。截至12月19日6时30分,灾区共收治300余名伤员,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成立联合专家组,会同当地医务人员对收治伤员进行会诊,逐一排查隐匿性伤害,一人一策制定诊疗方案,全力救治伤员。国家卫健委将根据救治需要随时增派医疗救治力量,最大限度保障灾区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专家分析甘肃地震致重大人员伤亡原因
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创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徐锡伟分析认为,甘东南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属于南北地震带组成部分,从震源机制解看为逆断层型地震,推测发震断层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缘断裂。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区人口相对密集和时值深夜人处于休息状态来不及躲避等。
甘肃临夏大河家黄河大桥出现裂缝
12月19日,据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通报,截至目前,震中周边路网运行基本正常。受地震影响,G310甘肃临夏市东乡段大河家黄河大桥(K1964+151)出现裂缝,只允许应急车辆及小型车辆通行,大型车辆禁止通行。
G310青海海东市循化狐跳峡段(K8+400至K8+500)、积石峡段(K17+000)有落石,交通中断;S201海东市民河段(K77+000至K77+150、K78+100至K78+140、K87+300至K87+340、K87+800至K87+850)发生塌方,交通半幅中断。
愿救援顺利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决定,涉及济南
👉济南最重要高铁,通车了
👉济南警方出手,20人落网
👉全开始确认,本月内完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山东消防、北京青年报、顶端新闻、新黄河客户端
▌编辑:李晨 校对:杨荷放
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