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灾区地处高海拔区域,天气寒冷,要密切监测震情和天气变化,防范发生次生灾害。
地震发生在深夜,消息传来,很多人彻夜无眠,牵挂灾区群众,关注救援情况。截至目前,地震已造成甘肃105人遇难,青海13人遇难,大量民房坍塌。我们祈愿伤亡人员不再增加。
发生地震的积石山县,地处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据气象部门预计,未来三天,当地气温-14℃至1℃。救援人员称“黄金救援72小时将缩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争分夺秒展开救援,才能最大限度拯救生命、减少人员伤亡。
天寒地冻,环境恶劣,但各方救援力量正在全力以赴。从第一时间搜救伤亡群众,到紧急投放棉服、棉被、棉鞋,再到运送救援保障物质……抗震救灾机制全速运转,用行动传递信心,带给受灾群众的是希望和力量。
我们看到,国务院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援处置等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甘肃、青海预拨2亿元救灾资金;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增调中央救灾物资;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支持医疗应急工作……所有这一切,为的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让受灾群众早日脱困。
值得一提的是,西部战区空军1架运-20从西南某军用机场起飞,运送西部战区应急指挥组赶赴灾区一线;翼龙-2H应急救灾型也飞赴灾区执行应急救灾任务。这些硬核装备的投入,不仅展现了强大的救援实力,更夯实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坐标。
地震救援,既要拼抢速度,更要注重科学。据介绍,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5级强余震的可能性。相关部门要严格做好余震序列的监视跟踪,加强各类监测资料分析,开展地震灾情调查和地震烈度评定。供给的信息越精准,越有利于抗震救灾,也更能为救援人员提供支撑。
抗震救灾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全力组织抢险救援、搜救被困人员并救治伤员,还需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以及做好遇难者家属安抚等。有统计称,过去三年,受灾地区12月下旬平均气温为-7.6℃,最低气温为-17.9℃。对于救援人员和受灾群众来说,这是严峻挑战。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食品供应、安置点建设、物质保障都要到位,才能让受灾群众安心。
积石山县地震牵动人心,满足公众知情权同样重要。按照有关批示,相关部门要及时发布信息,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一定程度上说,信息发布越及时、越准确,越能安定人心,也能最大程度激发大家战胜地震灾情的决心。
天灾无情人有情。积石山县地震救援正有条不紊推进,请相信团结就是力量,全国人民上下一条心,“不抛弃不放弃”,一定会最终战胜这次地震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