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9月9日电(孙超)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批批好人成为榜样,诠释着道德品质的崭新内涵,领奏出时代的最强音。其中,有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叫张兴民,是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队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人们心中的好榜样。
张兴民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蓝天救援队,从此便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奉献的道路。
“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是一个民间公益性质的应急救援组织,现有正式队员25人、志愿者135人,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家、厨师、理发师、外来务工人员等。我们都是平常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旦有需要,就会穿上队服,奔赴救援现场。”张兴民说。
张兴民不仅有着勇敢无畏的精神,还具备专业的救援技能。他定期组织队员们进行培训,学习急救知识、绳索技术、水域救援等专业技能,确保在救援行动中能够高效、安全地完成任务。
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队员苏钰说:“我们队长特别注重团队建设,培养队员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在队长的影响和带动下,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作风优良的救援队伍。”
在队长张兴民的带领下,目前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能够提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水域救援、地震及灾害救援、矿山救援、防灾减灾安全宣讲、安全救护自救互救技能培训、大型活动的应急保障等志愿服务。
除了参与救援任务,张兴民还带领队员们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他们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向人们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前不久,张兴民还加入了全国道德模范刘乾坤工作室,成为工作室的一员。
水磨沟区精神文明创建指导中心主任朱青说:“在全国道德模范刘乾坤工作室的引导下,我们会帮助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招募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救援的队伍。同时,通过工作室,邀请救援队的队员们开展安全知识宣讲、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等活动,帮助更多人学习、掌握一些救援技能,能够在有需要的时候,帮助他人、奉献社会。”
回顾过去,张兴民长期从事着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022年3月24日16时许,张兴民驾车经过吐和高速甘沟路段77公里处,看到一辆小轿车撞上高速路边隔离墩,轿车严重受损,车内有2名伤员,张兴民立即伸出援手。在几位热心群众的帮助下,大家协力将2名伤者从车内救出。张兴民一边向托克逊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报警求助,一边驱车疾驰赶往托克逊县库米什镇卫生院。接到报警后,当地交警立即赶往现场,为张兴民的车辆开道引路。大约40分钟后,2名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脱离生命危险。他曾多次参与国内大型救援,2021年7月张兴民还参加了驰援河南水灾救援行动。
张兴民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只要能够帮助到别人,我就感到快乐、知足。”
张兴民,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蓝天救援队精神。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加入救援队伍中,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水磨沟区蓝天救援队将继续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