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吕梁市各地积极组织辖区2000余所中小学67万余名师生观看由国家消防救援局、教育部联合主办的“2024年秋季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在线教学。
为确保各类学校能准时组织师生收看直播,达到宣传效果,全市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积极主动联系当地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通过学校钉钉群、微信群、QQ群等方式将收看直播通知传达到所有中小学校每名师生,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通过网络方式收看,对无法收看直播的师生,在直播结束后,通过“中国消防”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平台观看直播回放,确保此次网络直播的组织发动工作大范围、多方面,取得实效。
网络直播授课根据学生行为认知特点,通过消防知识课堂、舞台情景剧、科普短视频、现场实验室等形式,面向中小学生介绍消防历史文化,普及家庭、社区、学校等场所消防安全知识,介绍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常识,讲解演示火灾来临时如何正确报警和自救逃生,让消防知识及自救技能深入师生心中。
各学校师生、消防安全管理人收看直播后纷纷表示,直播课干货满满,有趣有料,受益匪浅。许多学校反映,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师生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还激发了他们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兴趣。
话说公开课大家都有认真听了吗?
题目都回答出来了吗?
若还有不清楚的不要着急
“蓝朋友”来带大家回顾课程要点
历史判断题
黄山脚下的徽州古民居多为木石结构,一代又一代的居民始终把防火工作当成一项头等大事。为防止木质建筑类火灾,不少住宅楼面还会铺上方砖,方砖下面是一层厚厚的干砂,以此来防火。
那么,砂石结构到底是如何发挥灭火作用的?
当一楼起火,大火烧穿二层的木质楼板后,夹层中的砂石会落下,覆盖住火堆,减小或扑灭明火。古人的消防智慧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逻辑推理题
居民住宅类火灾频发,究其原因,大部分都是由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安全隐患导致。
以下这些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大家都了解吗?
1、厨房用火时,不能离人。
2、阳台不要堆放大量可燃物。
3、扔进烟灰缸的烟头要保证彻底熄灭。
4、烟花爆竹存放在家中是不安全的。
5、蚊香使用时要用专用蚊香架和托盘,远离可燃物。
6、微波炉内不能放置、加热金属物品。
7、正在使用的电吹风机不能放在床上。
8、电动自行车不得进楼入户停放及充电。
9、电线裸露要及时更换。
10、不要超负荷用电。
化学实验题
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家短途出行的首选工具,但因违规充电、停放等不当操作导致的事故也频频发生。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逃生困难,极易造成伤亡。
那么电动自行车火灾为何短时间内难以扑救呢?
现在相当一部分电动自行车用的是锂离子电池,如果受到挤压、穿刺或者在过度充电、大流量快充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热失控发生燃烧。
实验表明,电动自行车起火后很短时间就进入猛烈燃烧阶段,所在空间会充满大量浓烟,环境温度达到数百度甚至更高。所以不能将电动自行车推回家或者把电池带回家充电。
语文改错题
在火灾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而准确地报火警,可在火灾初期为消防员们争取到宝贵的救援时间。
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正确拨打报警电话吗?
1、尽可能准确说清楚着火地址、着火建筑的性质,以便消防部门能迅速找到火场。
2、尽可能说清火势大小,被困人员情况等,方便救援力量提前做救援准备。
3、保持手机畅通,确保可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
4、有条件可在路口引导消防车辆快速到达着火位置。
生存选择题
火场烟气的危害主要是高温、有毒和蔓延迅速,当所在的建筑内发生火灾,且浓烟已蔓延至整个公共走廊时,我们应该固守待援,还是试着跑出去?为什么烟气比大火更为致命?
第一种情况,室内发生火灾,如果火势不大,可随手利用灭火工具尝试扑救;如果火势无法控制,那我们就应该迅速从入户门逃生,并随手关闭入户门。
第二种情况,建筑内其他房间发生火灾,发现火情以后一定要先弄清楚火灾发生部位、烟气扩散情况,判断是否具备安全疏散的条件,再做决定。
希望这堂消防安全公开课能让同学们
对消防知识感兴趣,学起来
我们不希望意外发生
但万一发生
大家一定要利用所学的知识
保护好自己
愿同学们与平安相伴,与快乐同行
共同奔赴美好的未来!
来源:吕梁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