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12:21分,杭州至南通的G7540高铁上广播通知:“我们现在有一个紧急情况寻求列车上的医生帮助,3号车厢一名儿童高热不适,急需诊治,请列车上的医务人员速到3号车厢救助。”
坐在6号车厢的南通四院内科主任徐静涛、儿少心理科副主任丁雅琴急忙放下手中的饭,不约而同的起身跑向3号车厢,第一时间赶到患儿身边。此时一名外科医生正在询问病人情况,徐静涛和丁雅琴表明身份后,一同参与救治,经详细询问病史,考虑患儿为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高热,体温测量在38.5℃以上,因列车上缺少小儿退热药物,建议列车员配合家属使用湿毛巾擦拭患儿掌心等处进行物理降温,寻找冰块用湿毛巾包裹后敷于额头,并嘱咐列车员半小时后给患儿复查体温,密切观察患儿病情,防止高热惊厥。同时他们安抚、稳定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指导家属正确退热,如脱掉外套,避免过度包裹而不利于孩子散热;多喂温水,毛巾包裹冰块敷于额头等处加快退热等,虽是简简单单的指导,却让患儿家属吃了定心丸,缓解了焦虑和担忧,让她以清晰的思路、科学的方法照料病中的孩子,待患儿病情稍稳后,两位主任才返回座位。
命运就是如此的巧合,此次南通四院的这批医务人员在是在医院院长丛顾俊、副院长王培涓的带领下,赴丽水二院、杭州七院参观学习学科发展、新技术新项目等。
事后参与救治的两位医生表示,“我们外出学习,能帮助到患儿心里都十分开心。”这次也是两位主任从生理和心理联合开展救治,在关注患儿身体疾病的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情绪安抚,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