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夏以来,上海市公安局边防和港航公安分局牵头全市涉水机关多措并举强化涉水公共区域安全防护,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的警务运行模式,实现了本市溺水警情数同比下降33.4%、落水人员救助率上升17%的“一降一升”目标。
图说:边防港航守护水域安全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为有效防范和处置人员溺水等伤亡事故,边防港航分局联合属地公安、农业农村、水务、文化旅游等部门结合群众涉水、旅游活动规律,深入沿海岸线和江河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周边,以及临水公园、A级旅游景区、游船轮渡码头、海滨浴场、河道施工现场等1524处涉水涉险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
截至目前,边防港航分局已协调农业农村、消防等部门在全市重点水域周边增设隔离防护措施,补充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设施2147件、警示标志1191块。9月7日,外滩董家渡水域发生一起两人落水事件,滨江保安第一时间将岸边的救生圈抛投给落水者,为民警成功救援赢得宝贵时间。
针对部分“网红打卡点”出现的游客擅自翻越铁丝网赶海、涉险拍照、游野泳等不文明现象,边防港航分局牵头各属地公安分局积极发动民间救援队、志愿者组织和涉水企事业单位,不断加强水岸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处置各类突发情况。今年以来,各单位群防群治力量协助警方开展水域救援行动194起,救助涉险群众223人。7月3日,通过“水上平安屋”志愿者及时预警,一男子在苏州河浙江路桥附近野泳被民警及时劝阻。
近两年,边防港航分局已联合涉水单位在全市范围内建成153座“水上平安屋”,吸纳群防群治力量500余人;由日常航行的游览船、轮渡、作业船只200余艘组成“水上流动平安屋”,前置救助防线;于黄浦江核心水域、青浦区环城水系试点建立多行业参与的“水上平安屋样板间”;在黄浦外滩段、虹口苏州河段、徐汇东安段等水域沿岸推广建设“水上平安屋样板段”;在闵行、奉贤区分别布建“涉水救助点”和海防员队伍,压缩涉水警情响应时间。
边防港航分局于今年5月成立了分局水上应急救援队。救援队由33名具有游泳特长及丰富水域救生经验的干警组成,在苏州河外白渡桥至真北路桥水域开展巡逻,集中配置充气式救援艇10艘,并配备有漂浮救生绳、拦截网等专业救援装备,用以快速处置落水人员搜救、船艇遇险、伤员救治等警情。经过前期各类专业科目的训练,救援队在7月10日夜间发现苏州河水域一名落水者后,仅耗时60秒便成功将其救起。
警方提示:黄浦江、苏州河都属于通航航道,严禁私自翻越防汛墙、护栏进行垂钓、拍照、野泳等危险行为,防止发生人员落水、溺水等意外情况。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