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着清澈见底的藏区冰川水,为什么不能喝?喝一口可能少半个肝!
创始人
2024-09-30 10:27:26
0

川藏318国道上的风景如画,即使开着车也不忘探头看看车窗外的雪山冰川,有了自行车甚至还能在车行经过的时候停下来好好感受雪山和冰川的气势。

网红骑行自驾游的首选路线,当自行车一进入秋天的时候,看着雪山冰川旁地融开绿色的生命充盈大地,实在让人兴奋不已。

当然在川藏线,除了险峻的山路,还有沿途众多的冰川水流,这些都是从高高的雪山融化下来的雪水,所以人们喜欢称之为“雪山圣水”,寄于了净化身体补充活力的期望。

然而在旅行过程中,慕名喝下一杯浑浊的路边水后半个月都恼火不了几天的人数不计其数,这还是路边湖水,如果饮用的是沿途的冰川水流,那后果可能就会严重到半个肝都会少。

为什么看似清澈的冰川水会这么不好喝?

冰川水流是雪山融化形成的,所以它是新鲜的雪水,清澈见底有阳光的照射下泛着金银色,许多人因此都会误认为这样的水是绝对新鲜、健康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喝。

然而太年轻太单纯的想法往往都是危险的,人们为什么会建水库打井,为什么没有高科技之前水都是需得煮沸之后才能安心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野外水源中隐藏着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虫。

这些细菌和寄生虫大多数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它们或者进入人体后会被正常排泄出体外,或者在真正进入人体之前就会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掉,但绝对肯定也有一小部分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人们在野外生存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饱受摧残的身体,包括狠饿、狠渴、狠冷,所以那些搞不好的寄生虫可能在这个时候从非致命变为致命,也就是继发性感染。

在极其艰苦的朴素环境中,形成的寄生虫可能是包虫,然而藏区尤其是喀拉昆仑的雪山冰川地区却是寄生虫的温床,因为水源可能不仅仅受到了大自然的影响,还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污染。

藏区的中国民众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中可能会将粪便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为了方便也会直接将粪尿倒入江河的上游,将污染直接带给后面的人。

藏区也曾经有过一场大规模包虫病爆发,那个时候人们都开始不敢直接喝野外的“天然”水源了,因为从卫生学上来说融化下来的冰川水在最为开阔、最为自然的情况下都会流经大大小小的湖泊,湖泊本身就是本地自然河流中的泥沙聚积在低洼处形成的自然过滤器,它们中间早就陷下了大量的寄生虫虫卵。

而成年的寄生虫可能就是它们的尸体,在尸体消解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形成虫卵作为寄生虫的下一代,这些虫卵由于体积较小所以会随着水流在冰川中不断漂浮,这样长时间叠加下来,可能最后整个冰川水流中的虫卵数量会比水里的其他东西还要多。

这些虫卵如果进入人体并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就是寄生虫继续繁殖的“下一代”,即成年体,而这些成年体可能都是危害人类的绦虫、包虫之类的,它们在人体内部在哪儿都会长。

所以如果我们喝了藏区冰川水,极有可能会被嘴巴内的唾液携带着大量的虫卵形成的“活水”进入身体,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生长,最终甚至会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被任何器官吸引到,从而形成继发性感染。

最恐怖的是藏区的水流由于一直是来自山上的,所以可能会在融化过程中趁热携带活水中的古生物微生物进入人体,尤其是几乎净化出乳白色的雪山冰川水,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人眼根本辨别不出有什么“不该”喝进去的寄生虫等活体。

野外如何净化水源?

人们在野外进行自助旅行的时候,如果有在路边的水源中扮成补充了大半个水壶水的悠闲钓鱼人,那么大家完全可以向他们“借”点火,用这点火烧开水,然后再煮3分钟消毒,就能再去河里“借”点虾蟹来炖一锅水煮烩,十分方便。

很多《爸爸去哪儿》里都有这种妙计,譬如之前的范冰冰和她的女儿就是遇到了这种情况,根据之前节目组教授的经验制作了一个小型的煤气灶,然后到野外的河边采了蔬菜水果,气氛非常热闹。

但是,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每日的火源问题,毕竟很多时候野外可能没有适合生火的小地方,第二个是抓鱼问题,因为如果自己在野外进行自助旅行,可能根本就搞不清楚野外的鱼肉哪些是给人吃的,哪些是有毒的。

所以,最为现实的情况就是,野外的水源决不能直接饮用,它可能经过了无数个匮乏的人的破坏,脏东西有太多了,就算经过了自然的净化,但是上面也可能是与人类卫生有关的寄生虫,所以直接用它煮肉、泡面都是危险行为。

所以,怎么喝“天然”的水源呢?

首先,人们喜欢直接将容器放在山间小溪中,趁着水流将容器冲刷干净后用空调冷水壶直接灌满水,这是目前最为简单的净水方法。

但是,这种净水法不适合已经排除过有害物质的自来水、开水,因为它们的来源和洁洒方法不一样,因此这种净化水的方法就是在小水坛里给人家换了一个用源头冲刷干净的水罐。

对于在野外饮用水,最为保险的净水方法就是煮沸了之后再饮用,因此人们在野外喝水的时候除非进行“天然”水源探险,不然都是用便携式水壶煮沸以后再饮用。

这并不仅仅是为了消毒,更重要的是因为水煮沸无异物残余最干净,不会有湿气或者细菌细胞残渣在里面

但是,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容器在野外不见得就是稀缺物资,因此不少人会选择使用便携式净水器净化自己携带的水源。

便携式净水器可以说在六七年前还很少,很多时候大家就搞田园生活,所以没有关于这方面的科技进步,因此人们都是将自然的方法肆意发挥,在大自然中挑选最有可能净化过的水源。

但是,如今,在手机都已经开始全面作为自然照相机的年代,所以几乎没有人还会“特意”不带便携式净水器,所以人们都更倾向于使用便携式净水器净化水源。

相信“清澈见底”是一个危险思想。

人们在水源净化这件事上的心态最简单也是最危险的一点,就是一想到是野外的“天然”水源,就会认为它肯定没有问题,甚至提出“清澈见底”是肯定没有问题的首要条件。

其实,这个首要条件是存在问题的,明显存在问题的问题主要就出在这个“清澈”上,因为人们这个所谓“清澈”是表面的,根本体现不出水流中蕴含的危机。

因此,很多人会为自己认为的“天然”水源中没有问题大发雷霆,然而,大自然怎么可能会只有好的一面呢?

最为残酷也最为现实的一点在于,我们人类每天都会排放大量的人体碎片并且不加选择地将它们丢弃,水中蕴含的微生物数量绝对会越来越大。

所以在讨论水源存在的问题的时候,人们也要想尽办法用科技将这个问题探究到最深的地方,这样人们才能确保不会再有大量的寄生虫残留在水中守株待兔,等待人们自愿前来喝下“它们的洗礼”。

因为现代人对于这种“大自然”的探究往往就是“看”,所以很多东西只要看到还是健康的就大概就没问题,然而很多问题可能根本就看不出来不是?

所以,应该在这个“看”上进行调整,设置专业的水质检测标准,往后人们出门旅行的时候就可以根据是否及格直接进行安心饮用。

媒体上应该加强与此有关的宣传,提醒广大人们在出行的时候谨慎对待来自“大自然”的“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银行存款与国债哪个更安全? 在投资理财领域,安全性是许多人重点考量的因素。银行存款和国债作为常见的投资方式,它们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男子在高速应急车道停车清理狗屎... 8月17日17时25分许,杭州市公安局高速交警支队五大队综合勤务室在视频巡查时发现,G25杭新景高速...
松原安全股价上涨6.16% 获... 松原安全8月21日收盘报33.9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97元。盘中最高触及37.00元,最低下探...
Druva推出AI智能体增强D... 数据保护供应商Druva正在其DruAI套件中新增一组智能体,以更快的速度、更简单的操作和更高的可靠...
桥下空间联合整治守护高速出行安... 2025年8月20日至21日,江苏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沿江支队第四大队联合宁沪公司天王养护中...
到每家科技取得充电桩保护箱用导...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到每家科技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600余件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 中新网8月21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8月21日,应辽宁省防指请求,国家防总办公室会同国家粮食和...
股票行情快报:恒辉安防(300...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8月21日收盘,恒辉安防(300952)报收于29.22元,下跌1.25...
国家防总对辽宁四川云南启动防汛...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21日对辽宁、四川、云南启动防汛四...
小女孩乘坐扶梯时不慎摔倒 消防... 8月21日下午,北京市门头沟区一家大型商场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女童在独自搭乘自动扶梯时突然跌倒,失去...
苏州远东取得具有防护结构的金刚...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苏州远东金刚石滚轮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
三少年擅闯牯牛降保护区迷路 池... 大皖新闻讯8月19日晚,池州石台县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主峰区域上演了一场紧急救援:三名高中生效仿他人登顶...
广东泰高智能电气取得输配电控制... 金融界2025年8月21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广东泰高智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
应急产业板块8月21日跌0.4... 证券之星消息,8月21日应急产业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4%,烽火电子领跌。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7...
水利部维持针对北京等8省市的洪...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8月20日8时至8月21日8时,广西防城港、柳州、桂林,河南新乡、安阳,贵州黔西...
惊险一幕!女孩乘坐扶梯时不慎摔... 8月21日下午,门头沟区一家大型商场内发生惊险一幕:一名女孩独自搭乘自动扶梯时突然跌倒,失去重心,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