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这些动物,很多人都会皱皱眉头,觉得吓人。但有一个人的工作却是专钻犄角旮旯、背街小巷、河沟草堆里找这些蚊蝇鼠蟑,可以说哪里脏乱他去哪儿,哪里有味他去哪儿。他常说,为了人民群众能远离疾病,这项有味道的工作我会干一辈子。系列报道《与祖国同行 为人民奉献》,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防制所所长——王东。
早高峰时段,大家都在忙着去上班的时候,王东和同事已经在市区的街头巷尾开展工作了。今天他们要到重点关注的餐饮店对蟑螂的种群密度进行例行监测。一进店内,王东就往黑暗处、脏乱处钻,一边设置蟑螂饵料,一边向商户们详细讲解注意事项。商户告诉记者,自从王东他们来了之后,店里蟑螂也没有了。他们挺辛苦的,因为工作的地方都特别脏。
为了全面掌握全市各类病媒生物的情况,王东几乎走遍了济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乡村,他的大脑里早已形成了一张“病媒生物立体地图”。哪里蚊蝇多,哪里蜱虫多,他都能了然于心。见了苍蝇蚊子,别人是躲着,王东和同事们却十分兴奋。
王东告诉记者,在这样的环境当中,既能够抓到老鼠,也能够抓到苍蝇,还能够捕捉到蚊虫。接下来他就做一个人肉法的监测。什么是人肉法?就是利用他们自己来吸引蚊子。小腿暴露出来,利用小腿吸引蚊子,等蚊子过来的时候,利用吸蚊器把蚊子及时地吸进去。
入秋以来,白纹伊蚊进入最后的疯狂期,极具攻击性,隔着衣服都能咬人。王东和同事们需要经常性穿梭在河道旁、绿化带附近进行数据监测。短短几分钟,王东已经被蚊子叮了好多包。
王东介绍,登革热现在有一些输入性的病例,有蚊子这样的传播媒介,所以登革热的防控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济南南部山区西营街道西营村有一个蜱虫监测点,隔不了多久,王东就要和同事们到这儿来一次。他说,每年的4月至10月是蜱虫的活跃期,蜱虫可以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10余种疾病,它还有个别称叫“夺命虫”。也正因此,蜱虫防治成了近几年来王东重点研究的课题。
常年与蚊蝇鼠蟑打交道,需要忍受它们身上散发出的刺鼻气味,但从2011年参加工作至今,这样的气味王东一闻就是13年。有时候工作一天回到家,王东身上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一些气味,这让自家的孩子常常调侃他是一位“有味道”的爸爸。
王东告诉记者,一开始孩子也不是很理解这个工作,一听说要弄蟑螂、老鼠、苍蝇,他就觉得很脏很乱。现在孩子跟着自己,了解了病媒生物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作为一个小小的病媒生物宣讲员,自己也觉得非常欣慰。
王东的同事孟凡戈表示,王东是一个引领者和导师,他对于工作的这份热情深深地感染了自己,也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充满了热情,希望能够帮助济南市的卫生工作以及病危生物防治工作。
从事疾控工作13年来,王东走遍了全市288个蚊虫监测点,96个蝇类监测点,144个蟑螂监测点,36个鼠类监测点,为科学用药防控提供了依据,有效杜绝了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
王东表示,基础监测,不是一时的工作,也不是一个月或一年的工作,是需要长年累月去做,从中才能够发现问题,积累经验。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将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张成地 编辑:孙菲菲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