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22日,天气不错。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显得和平时不太一样。
从凌晨3时许,锦州市警方,就已经开始往法院方向派遣民警执勤。
5时许,法院门口的两边公路上,已经停了11辆警车,来了40多名民警。
6时许,警方在法院大门口,以及进入法院大门和后院的入口处,拉上了一条长长的警戒线,每隔10米,就安排了一位民警站岗。
晨练的大爷大妈们,路过法院门口时,都会驻足观看一会儿,有一位细心的大妈发现,很多民警腰间的枪袋都是鼓鼓的。
由此来看,这些执勤的民警,基本上都是带枪执勤的。
6时30分左右,两辆特种车辆开了过来,从车上下来了10名特警,他们行动一致,快速地往法院门口走去,在台阶上隔两米站一人。
4名特警,全副武装,端着钢枪,枪口朝下。不要怀疑,特警的钢枪中,早已装备了子弹。
7时许,又有大量的民警赶了过来,其中还有不少身穿便衣的民警,他们隐藏在人群之中,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和行人。
有人发现,在这些民警之中,竟然出现了女警的身影。于是猜测可能是当地警力不够,只好把后勤的女警也派了过来。
刘涌被执行死刑前,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
7时10分,法院对门的一家杂食店开门了。店老板是一位50多岁的妇女,她在这里开店已经有十七八年了。
面对眼前的景象,店老板有点发懵,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法院门口摆出了这样的阵仗,这是自己十几年间,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景象。
7时30分,一位便衣民警走进杂食店,要了一份方便面和两个卤蛋,从5点半赶来后,他忙的连早饭都没有顾得上吃。
店老板热心地给他拿来了开水,冲开了方便面,里面放上了卤蛋。同时,她开始向便衣民警打听情况。
低头吃泡面的民警抬起头说道:“今天是最高院终审刘涌的日子。”
刘涌?店老板一时没能想起来,她转过身打算进入厨房,突然大脑一动,想到这个刘涌?莫非是三年前的那个刘涌?
要知道,早在三年前,刘涌被捕以后,警方公布了大量关于刘涌的罪行,当时各种报纸报道铺天盖地。
店老板暗暗想到,如果真是刘涌,那他真是该死。
同时,店老板还出口打听刘涌这一次会被判几年?
便衣民警抹了一把嘴巴,转身打算出门,听到店老板的话后,他脚步停顿了一下。
停顿了一下,只听见便衣民警用洪亮的声音回答到:“死刑,一定是死刑!”
这是一个小插曲,店老板开门的时间,要比平时早上半个小时,她是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的。
7时40分左右,刘涌的家属也陆陆续续赶到了法院附近,他们一共开来了七八辆车,有人数了一下,其中大奔就有五辆。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刘涌的家属们都挺有钱的,在那个汽车还很罕见的年代,他们却早已经开上了豪车。
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记者和普通群众们,在不停地往法院方向赶来,他们自发地站在警戒线外。
足足上百人的现场,秩序却出奇的好。没有人四处走动,也没有人大声喧哗,大家都在默默等待着刘涌最后的结局。
在刘涌的亲属之中,他的哥哥、妻子,在律师的陪同下,站在法院的大门口,三个人不停地交头接耳,似乎在谈论案情。
其中,刘涌的哥哥和律师皆身穿黑色风衣,刘涌的妻子身穿黑色呢子大衣,双手插在口袋里面。
三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似乎不太担心刘涌的处境,反而神色轻松,有时还有说有笑。
实际上,这是有原因的,因为一个细节的体现,让他们觉得刘涌这一次依然是虚惊一场。
在刘涌二审改判死缓期间,刘涌的一名手下被判了死刑,家属曾接到通知,给他送去了一套衣服。
但是至今,刘涌的家属未接到任何送衣服给刘涌的通知。
8时10分,凄厉的警笛声传了过来,随着声音越来越近,只见6辆警车组成了一个车队,押解着刘涌缓缓而来。
当警车经过警戒线时,周围的群众纷纷开口,斥责和声讨刘涌的罪行,谩骂声不绝于耳。
坐在车内的刘涌,深深地低着脑袋,他的双拳握的很紧,指关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发紫了。
当他听到了那一句“刘涌不死,对不起受害者”时,刘涌松开了拳头,嘴唇蠕动了一下,只见两行悔恨的泪水,顺着两边脸颊淌了下来。
此时此刻,昔日曾经发生的一切,飞扬拨扈如同“土皇帝”一样指挥杀人、砍人的场景,如同放电影般从他的眼前一一闪过。
刘涌的脑袋,低的更低了!因为内疚和羞愧,让他觉得此时有一处地缝的话,自己一定能钻进去。
8时15分,车队驶过了警戒线,一刻不停地从法院的后门,进入了法院大院子。
8时30分,刘涌被准时地带上了法庭,在被告席上坐下来以后,法官开始宣读对刘涌的最终判决。
这一次,是最高人民法院终审刘涌,也是刘涌案最后一次被审理。
在威严庄重的法庭里面,最高院派来的法官当庭宣判,判处身负多项罪行的刘涌死刑,立即执行。
听到这个判决结果,刘涌的脸色一片苍白,坐在律师席上,由刘涌家属重金聘请的律师,也是神情大变。
这一切,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测范围,却又合情合理,合乎实际。
紧接着,刘涌的情绪直接崩溃了,他开始痛哭流涕,一再请求法官能够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然而,刘涌的眼泪在法律面前,却显得那么的虚伪和做作,当人们一想到他犯下的罪孽时,根本生不起一丝一毫同情心。
喝了一口白酒,连抽两根香烟,刘涌踏上刑场
10时30分,刘涌从法庭上被押了下来,期间他的妻子坐在旁听席一直哭,刘涌在经过旁听席时,对妻子挥手,苦笑着点了点头。
出于法律规定,以及人道主义,从法庭上下来后,刘涌被安排到了法院的一个房间,他将和自己的近亲属做一个短暂的告别。
刚一见面,刘涌立即流泪满面,他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接过了哥哥递过来的香烟。
点了火,刘涌抽了一口,又抽了一口。抽完一根,他又抽了一根,整的过程大概持续了五分钟。
在烟雾缭绕中,刘涌泪水横流。用力地掐灭了烟头,刘涌用沙哑的声音,和近亲属说了几句话,交代了一些后事。
这时,妻子拿来了一个矿泉水瓶,里面还有大半瓶水,将其递给了刘涌。
刘涌拧开瓶盖,当水一入口,他感觉有些不对,因为这是白酒,刘涌仰头喝了一大口。
十来分钟的会面时间转瞬即过,刘涌却感觉既漫长又短暂,这种感受无比的矛盾。
最后,刘涌让家属在他的脚镣处,塞进了一张一元钱纸币,方便在路上使用。
11时20分,押解刘涌的警车鱼贯而出,开始从法院往锦州市火葬场方向驶去。
跟车随行的,只有刘涌的妻子,其他和刘涌有关的人,一律不准随行。
11时35分,押解车停在了火葬场内,场内场外,已经全面被警方接管,所有无关人员和社会车辆,都提前被劝离了现场。
11时40分,一辆白色的死刑执行车驶入火葬场。别看这车不如大奔值钱,但是科技程度却十分高明。
车内有一张小床,方便给罪犯执行死刑时使用的,车顶和车内壁有多个摄像头和电子设备,可以将车内的一切,全程无误地,实时投影到和外界连接的电子屏幕上。
紧接着,刘涌被押下了押解车,此时他浑身颤抖、脸色苍白、脚步踉跄,需要两个法警搀扶才能走路。
实际上,在面对死亡时,刘涌这个昔日在东北搅动无边风雨的黑社会头目,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昔日嚣张气焰已经淡然无存了。
十分钟以后,刘涌的尸体从死刑执行车内被抬了下来,转交给了火葬场处理。
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将刘涌的尸体放进了一个黄色的盛尸匣,抬进了面包车,拖到了火化间。
为了谨慎起见,在刘涌被运往火化间的过程中,全程安排有两名法警监督。
和普通人一样,刘涌的火化费用,火葬场也没有多收,一共54块钱,由刘涌的家属缴纳。
刘涌的骨灰被送出来以后,现场的民警和法院工作人员,也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了现场,此事也终于告一段落。
如今,刘涌案已经过去了不少年了,但是在刘涌的身上,我们能够得到一个警示:
那就是,做人一定要遵纪守法,因为“多行不义,必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