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呼和浩特市农村地区,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是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这些车辆在夜间行驶时缺乏明显的标识,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给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有效预防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保护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呼和浩特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于近日统一印发5万条反光条、6万份安全出行提示、1万张货车提示卡,组织各交管大队免费为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粘贴反光条,大力提升“亮尾行动”质效,并结合“美丽乡村行”主题巡回宣讲活动全面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使宣传手段更加丰富,措施更加完善,效果更加明显。
自2024年8月21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开展以来,9个旗县区交管大队、金川、开发区交管大队累计出动警力700余人次、警车400余辆次,深入46个乡镇、350余个行政村,为5千余辆农用车及电动三轮车粘贴反光条,开展宣讲活动300余场,发放安全提示折页3.1万余份,播放警示案例65场次,摆放宣传展板210块次。
工作中,各大队深刻认识到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将“亮尾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大队民辅警深入农村地区,对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进行全面排查,逐一为车辆粘贴反光条。反光条在夜间能够反射车辆灯光,使车辆更加醒目,有效提高了车辆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在粘贴反光条的过程中,民辅警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解反光条的作用和重要性,提醒他们在夜间行驶时要注意开启灯光,保持安全车速,遵守交通规则。同时,民辅警还对车辆的灯光、刹车等安全设施进行了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督促驾驶人及时进行维修和整改,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为了进一步增强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各大队借助粘贴反光条的有利契机,通过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等形式,向农民朋友普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民辅警结合农村地区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了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以及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头盔、系好安全带等交通安全常识。民辅警结合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以案说法,让村民深刻认识到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引导他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
为确保宣传效果,交管支队专门印发了一批包括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交通事故案例等宣传资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受村民的欢迎。
在丰富宣传手段方面,交管支队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发放宣传资料、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播放交通安全宣传片等形式,还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交通安全提示信息和交通事故案例,扩大了交通安全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在完善措施方面,各交管大队不仅为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粘贴反光条,还对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完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及时进行整改,增设了交通标志、标线和警示标志,提高了农村地区道路的安全性。
在提升宣传质效方面,通过“亮尾行动”和“美丽乡村行”主题巡回宣讲活动的开展,广大村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保护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交管支队及时总结,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一方面,各大队将继续加大“亮尾行动”的力度,为更多的农用车和电动三轮车粘贴反光条,确保农村地区车辆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各大队将不断丰富“美丽乡村行”主题巡回宣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交通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更多的村民受益。同时,各大队还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共同做好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王永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