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荔宣 赖斌
图/通讯员提供
如何为特殊群体家庭增添消防安全保障?如何更好确保孤寡独居老年人居家安全?如何让行动不便人士在突发情况更快得到救助?
面对居民群众热切希望解决、关乎切身利益的问题,荔湾区海龙街道全面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从居民群众热切关心的身边事入手,深入开展“一街道一实事”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精细化、针对性、长效性的服务。
海龙街道“平安宜居”消防物联网设施全覆盖项目,由街道免费为辖内特殊群体以及耐火等级低的老旧居民住宅,安装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安全用电监测产品等智慧消防物联网设施,同时配备防烟面罩和灭火器。
经过前期精细化排查,海龙街道将本次项目覆盖对象确定为辖内180户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残疾老人、孤寡独居老人、空巢老人、困境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群体家庭。街道为这些家庭量身定制消防安全设施升级计划,旨在提升辖内特殊群体的消防安全防护能力,保障受覆盖居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切身利益。
海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一分队联合各居委、施工单位及物业团队,深入社区一线,细致勘查每一户特殊群体家庭的设施安装条件,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流程,精准规划用电监测器的适配型号以及烟雾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的最佳安装位置,为后续的智能化改造作好充分准备。
9月18日起,在结合前期勘测结果的基础上,海龙街道开始组织施工方、居委及执法队工作人员分组分片区、按照计划,开展消防物联网设施覆盖安装工作。
截至10月12日,海龙街道“平安宜居”消防物联网设施建设项目已对180户覆盖对象中,有意愿且符合建设条件的家庭完成设施安装,累计安装安全用电监测器82套、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91套、可燃气体探测器86套,并完成全部180套消防器材(包括180瓶灭火器及360个防烟面罩)的派送工作。
民生“关键小事”,件件都是“头等大事”。海龙街道将秉持初心,深入实施“一街道一实事”“民生微项目”,持续推动“平安宜居”消防物联网设施全覆盖项目落地见效,以实际行动织密筑牢辖区内特殊群体的消防安全防护屏障,从根源上消除火灾隐患,全力守护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