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威宁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认真履行召集人单位职责,深入贯彻省、市、县委政府有关工作部署,紧密聚焦“不亡人、少伤人、减损失”工作目标,坚持以民生为导向,结合地域实际,积极构建“疏、堵、宣”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推动全链条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搭建平台,层层部署推进。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紧紧围绕整治行动重点任务,坚持平台牵引,推动条线履职,打造“专班专管”工作模式,提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整治行动方案,明确22项整治重点,建立完善“六个一”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办公模式推进专班实体化运行,工作专班由4个专项整治工作组,确保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
部门联动,齐抓共管促效。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按照“抓源头、治违法、促规范”的思路,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对电动自行车销售、使用、维修等环节进行多层面监管,重点就违规经营、违规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规拆改装蓄电池等问题进行联合检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和责任体系,全方位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效能。同时,充分发挥乡镇(街道)、基层派出所点多面广、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优势,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融入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清单、掌握底数、加强指导,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建立“停放有人管、充电有人巡、出入有登记”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建强电动自行车火灾防控体系。
强化举措,堵牢突出风险。组织召开电动自行车楼宇电梯智能阻止系统试点动现场会,推广典型工作经验,试点推广电动自行车智能阻止系统,进一步提升技防等级。工作专班制定每周必查,不定期夜查的工作计划。围绕电动自行车的产品质量、电池性能、非标和非法改装产品、违规停放充电、占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等常见问题,对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经营网点、农贸市场、工贸企业等区域进行重点检查,对当场可以整改的安全隐患现场整改,确保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通过开展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器等设备检测,严查重处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拼装、加装等违法违规行为。
多方宣教,提升安全意识。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坚持多角度宣传,借助有利契机,采取设立宣传点、多部门联合宣传、“敲门入户”等形式,组织辖区重点单位场所、物业服务企业相关负责人开展警示约谈,分析当前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了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对电动自行车规范停放、安全充电及架空层使用管理进行培训,讲解电动自行车火灾的成因和危害,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向各物业管理处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再由物业管理处转发至业主群,以点带面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
同时,在人员密集场所、高层住宅小区张贴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五严禁”宣传海报,广播宣传、走街串巷、“敲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普及电动自行车正确充电、停放的方法以及火灾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措施。
通讯员孙米添
编辑肖大熙
二审顾野灵
三审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