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文璇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甘肃积石山县深夜发生6.2级地震,西安震感强烈。西安文理学院学生下楼避险,却因宿舍楼门已经落锁,且迟迟未开,只得打碎玻璃门逃生。此事引发热议,校方对此作出回应称:“宿管当时正在洗漱,没有听到学生的呼叫声。”
毫无疑问,这名宿管的行为是一种失职。尽管校方补充说“四五十秒以后,宿管只穿着拖鞋就跑了出来”,但在地震这样的天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哪怕一秒都耽搁不起,又何谈拖延四五十秒?可以说,宿管虽处基层却责任重大,关键时刻绝不能“缺位”。好在,这次西安不过是遭受甘肃地震的余波,这名宿管的疏失也没有酿成大祸。但是,天灾无情,学生的生命健康终究无法寄希望于这种“幸运”。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次地震过程中,这样的事情并非孤例。据央视网报道,甘肃、陕西均有高校学生反映,因宿管反应滞后,宿舍大门并未及时开启。倘若此类事件频频发生,以至成为一种现象,那我们便不能仅将其归咎于宿管个人,还要对高校的宿舍管理方式进行反思。
应该说,高校对宿舍进行半封闭式管理,是出于安全考虑,只要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开启楼宇门,也就无可厚非。但是,人总有懈怠之时,倘若将楼宇门的“控制权”全部交由宿管,便难免有人“关键时刻掉链子”。
而今,建设智慧校园已成大势所趋,高校或可转换思路,以“技术力”作为“人力”的补充。毕竟,既然不少智能手机都能内置地震预警功能,学校为宿舍楼配备地震报警器,想来也不困难。此外,应对突发情况重在“事前预防”,而非“事后补救”,高校也应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上日程,让学生、职工时时绷紧“安全弦”,也借机积极“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身的应急管理水平。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