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佛山市顺德区学校家委食品安全知识巡回培训宣讲活动首站在顺德大良华侨小学举办。活动公布选聘首批170名为家委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学生家长从此可“持证上岗”监督校园食品安全。
顺德区食药安办副主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泳斌表示,顺德将继续深化探索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把校园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协管责任“四方责任”落到实处,助力全区食品安全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搭建三方信息沟通平台,让家长亲身参与监督
活动上,顺德区第一中学、顺德世纪小学作为代表介绍了学校履行校长负责制的食品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情况。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管人员现场讲解了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的重点事项及常见问题,使家委代表掌握初步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知识及监督技能。现场,10名家委代表获颁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聘书。
活动公布选聘首批170名为家委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其中10名家委作为代表上台接受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聘书。通讯员供图
据悉,此次活动是顺德首次面向辖区学校家委代表举办食品安全的宣讲活动,旨在搭建政府监管部门、学校及学生家长三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政府监管部门、学校定期与家长共享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及日常安全管理措施落实情况,消除信息难流通、不对等问题,增强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的信心,打通校园食品安全的家校“最后一公里”。
顺德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区民办教育行业党委专职副书记张志永表示,本次聘请家委代表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是顺德教育领域食品安全的一次重要创新尝试。后续,教育部门将健全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监督的工作机制和具体细则,畅通沟通渠道让家长可更方便地知晓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
顺德区华侨小学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这次活动不但清晰了解到学校如何做好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未来还可以亲身参与孩子学校的食堂管理中,对孩子在学校的饮食安全也更放心了。
据悉,接下来,顺德区食药安办将在全区十个镇街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并结合活动进一步在学校家委群体中发展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顺德区食药安办副主任、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泳斌表示,顺德将继续深化探索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把校园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协管责任“四方责任”落到实处,助力全区食品安全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实施“四个100%”,全方位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据介绍,一直以来,顺德都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实施“四个100%”工作,多管齐下齐抓共管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截至2023年11月30日,区镇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914人次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工作,其中检查学校食堂1571家次,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2093家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109家次,立案查处6宗,取缔食品经营单位1家。
具体而言,顺德实施100%开展监督检查,抓住开学季关键节点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在春季和秋季开学前后的1个月时间内,顺德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区教育局,组织各镇街市场监管、教办等有关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学校食堂、向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全覆盖监督检查,并开展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专项检查。
据统计,在春、秋两季联合检查中,顺德共检查食品经营单位71家次。顺德还对全区30家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进行了现场核查,助推多间新校食堂在开学前合法合规取得食品经营资质。
今年8月,顺德市监部门在校园内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工作。资料图片
此外,顺德100%压实“两个责任”,促进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顺德将辖区全部学校食堂划分为A/B/C/D四级包保主体,分别分配到市、区、街道、社区(村)四级领导建立层级对应的包保责任,精准指导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具体包括对校园食品相关人员的集中培训、持续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推动全区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举措。
顺德还100%落实食材溯源,确保每批次食品全链条信息可追溯。目前顺德全区所有学校食堂均通过“教育食安”落实食材原料溯源工作,对食堂使用食品原料落实索证索票并进行信息录入存档,做到食品安全信息全链条可追溯。2023年以来全区在营的665家学校、托幼机构共录入食材溯源信息超85万条。
同时,顺德100%排查集体配餐单位,保障校外供餐食品安全。2023年以来区、镇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检查人员262人次,检查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共109家次;开展食材、食品监督抽检121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
目前顺德所有学校食堂、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已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和食品溯源管理全覆盖,实现“可视化、可追溯”监督,有力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南方+记者 白桦
通讯员 王雯
【作者】 白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