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人民币汇率延续震荡上行趋势,在7.0827至7.1940区间内呈现双向波动的态势,中美利差倒挂、美元指数走强和中国国内经济释放企稳信号是影响本月人民币汇率走势平稳的主要因素。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尽管美联储12月暂停加息,但1月3日公布的2023年12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对降息仍然保持谨慎,“若通胀再次反弹,美联储保留再次加息的选择”,对人民币走势依然承压。随着后续稳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地实施,国内经济将维持稳中向好的修复态势,后续对人民币的支撑或逐渐增强,同时央行和外管局启用稳汇率工具保障汇率在合理区间内稳定运行。因此,预计2024年1月人民币汇率在6.95~7.17区间双向波动。
一、市场回顾
2023年12月,受到中美利差倒挂、美元指数走强、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呈现出震荡下跌趋势,总体呈现在7.0827至7.1940区间内双向波动。其中,人民币在岸汇率从7.1310涨至7.0920,累计上涨390个基点;人民币中间价从7.1018调升至7.0827,累计调升191个基点;人民币离岸汇率从7.1458涨至7.1271,累计上涨187个基点。主要原因包括:第一,2023年11月刚公布的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表现强劲,11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为19.9万人,高于预期的18-19万人;12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48.2,低于预期和前值,但服务业PMI初值为51.3,高于前值和预期;11月美国零售数据季调环比增长0.3%,超于预期和前值-0.1%,再次由负转正。第二,美国通胀。2023年11月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长4.0%,核心PCE同比增长3.2%,核心PCE低于前值;国际原油价格震荡下行,11月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平均值为83.22美元/桶,较10月环比下降8.6%。核心通胀及原油价格下行,巩固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第三,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2023年12月美联储再次暂停加息,增加了市场对降息的预期。
从2023年12月的内部环境来看,在稳经济政策的主力下,经济恢复好于预期,但经济内生修复动能仍待进一步加强。国内政策方面,国内货币政策的基调仍是稳健灵活,以服务经济基本面复苏,同时汇率政策仍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区间内稳定”。从12月的外部环境来看,中美利差保持倒挂,人民币依旧承压。截至12月29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3.8800%,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652%;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7900%,中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0780%。跨境资金方面,北向资金净流出120亿元,对12月人民币汇率形成压制。美元指数方面,受利率政策预期转向的影响,12月美元指数下降态势明显。
总体来看,美国经济数据强劲、美联储加息预期变化、中美利差倒挂和货币政策分化等因素引致本月人民币总体呈现走强态势,在7.0827至7.1940区间内呈现双向波动态势。
二、人民币汇率后市展望
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势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计2024年1月人民币汇率保持震荡,震荡区间为6.95~7.17。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2023年12月欧美暂停加息。在连续10次加息后,欧洲中央银行26日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12月议息会议声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5.25%至5.5%之间不变,维持每月950亿美元的缩表计划。第二,中国国内经济释放已过底部信号,实体基本面止跌,支撑汇率上行。11月经济数据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11月份消费、出口、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均较前月出现不同程度上涨。第三,近期中美高层互动增加,也再次释放积极信号。10月7日,美国参议院议员舒默率领代表团来华访问,26-2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出访华盛顿。第四,巴以战争升级,美国存在陷入泥淖的风险。第五,趋势方面,2023年12月人民币汇率继续小幅上涨。12月,即期人民汇率平均值为7.1411,较11月均值上涨858个基点,而且本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均值还较11月上涨538个基点。
从压低因素看:第一,货币政策仍保持外紧内松的态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例会强调,“要持续用力、乘势而上,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第二,中美利差保持倒挂,截至1月3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为3.9100%,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5594%,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承压。
综合而言,中美高层互动,国内经济见底,欧美加息周期或暂停,叠加美国存在卷入中东战争风险,对人民币形成支撑。但国内外货币政策保持分化、中美利差持续倒挂等负面因素对未来人民币形成压力。预计2024年1月人民币汇率在6.95~7.17区间双向波动。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上一篇:三大消息:日本面临重大灾难!美军落荒而逃;中国或成最大赢家
下一篇:《繁花》爆了!一集广告可达10条,1702元同款双人餐、16888元一晚同款套房被抢光!胡歌的西装也火了,裁缝店电话被打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