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钢城区辛庄街道的董传忠今年42岁,从第一次走进献血车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到现在,他已经持续献血22年,献血37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无数等待血液救助的患者延续了生命。
他第一次献血是在莱芜政府广场,当时看到有人在发放无偿献血的宣传单页,20岁的董传忠怀着一腔热血挽起衣袖,第一次献出了自己的血液。“因为当时是第一次献血,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就献了。”董传忠笑着告诉记者,“就是扎针的时候有点疼,其他一切正常,都挺好。”拿到第一本献血证,董传忠心里觉得沉甸甸的,这也坚定了他坚持无偿献血的决心。
第一次献血之后,每当间隔期一到,董传忠就及时赶到献血点进行献血。当被问起为什么一直把献血这件事坚持下来,董传忠说,“我也经历过家里的老人做手术需要用血,那个难处我也体会过,希望用自己的血液能解除一部分人的难处。”在采访过程中,董传忠多次说到献血是一件好事,对自己也没有坏处,就一直坚持着。
在平时和家人、朋友聊天中,董传忠也会向他们宣传无偿献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不少人在网络上看到一些不实信息,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还可能会得传染病。”董传忠说,“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科学献血是安全的,没有副作用,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自己体验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在董传忠的影响下,身边陆续有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今年村里再一次宣传无偿献血,董传忠约着同村的几人一起前往献血。“他们献完血都感觉挺好,没有不良感觉。”董传忠说。
让董传忠感受颇深的是,在去献血的时候,经常碰到有因为家中亲戚需要输血而去献血的人。董传忠说,“当想到自己献出的血液能救人于危难,心里感到很欣慰。”在记者看来,他献出的不仅仅是鲜血,更是对生命的深情和厚爱。 (本报记者赵倩通讯员耿秀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