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年夜就开始的俄乌“袭城战”,已经成为俄乌战场新的看点。特别是随着大量平民在空袭和炮火中出现伤亡,俄乌双方的空袭频率和烈度开始持续加大。根据环球网报道,新年之初,俄军再度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等重要城市发动大规模空袭。除了出动数十架轰炸机发射上百枚巡航导弹之外,俄军更是动用了米格-31战机一次性发射10枚“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而令人意外的是,根据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公布的战果,这10枚“匕首”全部被击落,而拦截它们的就是美制“爱国者”反导系统。
首先要说明的是,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双方舆论战打得不亦乐乎。因此,对于俄乌军方公布的战果,很难做出真实评价,很多信息都存在水分,真假难以断定。而此次乌军之所以要大力宣传拦截“匕首”导弹这个战果,就是因为这款武器对于俄军意义重大。作为俄罗斯空天军的王牌武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射程超过2000千米,官方给出的速度为10马赫,是一款核常兼备的实用型空射高超音速武器。在俄罗斯空天军的战斗序列中,米格-31战斗机是“匕首”的标配载机,可以精准打击陆地和海上目标。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匕首”也成为全球首款用于实战的高超音速导弹。去年3月,俄罗斯国防部就公布了重大战果,声称使用“匕首”导弹摧毁了乌军后方大型导弹和航空弹药库。尽管乌军也在去年5月宣称击落了一枚“匕首”,但俄军并未承认。而在俄乌冲突中,“匕首”和美制“爱国者”也是宿敌。去年5月,俄罗斯国防部就宣称,俄军用“匕首”摧毁了位于基辅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但这个战果同样没有得到乌克兰方面的回应。
此次攻防战中,“爱国者”是否成功拦截10枚“匕首”?目前还无法下结论,但可以肯定地说,“匕首”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乎其神。按照乌克兰空军司令部发言人伊格纳特的解释,“爱国者”之所以取得100%的拦截率,就是因为“匕首”言过其实,其数据存在水分,末端突防速度根本没有10马赫。从结构来看,“匕首”是可机动制导的双椎体弹体气动结构,结合弹道理论,这类弹道导弹的最大再入速度基本在7马赫,末端速度甚至会下降到3马赫,这就给了“爱国者”足够的反应时间。但诡异的是,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很多匕首导弹命中乌克兰目标的视频,乌方虽然不承认,但火速抓捕了这些拍摄者。
此外,我们都知道俄罗斯军费预算有限,家底不丰厚,“匕首”虽然已经量产列装,但由于造价高昂,俄军投入使用的数量并不多,能够一次性使用10枚,算是破天荒了,这也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单次使用“匕首”数量最多的一次。正是因为过于精贵,俄军在制定打击目标时会百般斟酌,挑选价值最高的重点目标进行打击,而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长期受到俄军空袭的乌克兰军队已经有了成熟的应对方案,很多重要目标都有“爱国者”布防。在不采取饱和式打击的前提下,乌军击落“匕首”并不是天方夜谭。
只能说,在性能上,“匕首”和我国的“东风快递”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空袭成为俄乌冲突新阶段的主流,此前在一线战场尽显颓势的乌克兰,也把攻防战取得的战果作为了救命稻草。
近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公开表示,自去年12月29日到1月2日,俄军在数日内向乌克兰发射了300枚导弹和200多架自杀式无人机,乌克兰空军和防空部队取得了辉煌战果,他更是借此对援助乌克兰防空武器的西方大加赞赏和感激。可以预见,无论是从军事还是政治方面考虑,俄军为了挽回空袭战的败局,必然会加大报复力度。一次不行,再炸一遍!10枚不够,数量加倍!真正等来了杀红了眼的战斗民族,泽连斯基就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