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凌晨,积石山县,零下15度。
在大河家镇周家村,定西市消防救援支队正在开展人员搜救。随队拍摄的宣传员小贠穿着单衣,在队伍里来回穿梭。
“这么冷的天,为什么不穿大衣?”
带队干部一边责问,一边将自己的大衣脱下来。
“快,穿上!”
小贠还想推辞,“这是命令!”带队干部大声说道。
小贠沉默着穿上带着体温的大衣,拿着相机跑走了。
救援队伍在大河家镇周家村一处坍塌的民房里救出5名被困人员,其中有1名行动不便的老人,2名儿童。天还没亮,干透的苞谷杆上都结了一层霜。队员们抱来柴火,在村委会对面的广场上升起火堆 ,群众披着被子围坐在火堆旁取暖。在这样的寒夜里,有一堆火取暖是那样珍贵。
安置好被困群众后,救援队员来不及休息,冒着余震不断的风险,一次又一次踏进半边倒塌的房屋,大声呼喊着搜寻被困人员。天亮的时候,消防救援队伍和村干部经过仔细核对,村里400余户人家已经全部转移至安全地带。
上午9点,第一批救灾帐篷运到了村委会,消防员们迅速行动,一排排帐篷迎着初升的太阳矗立起来。
12月20日,大河家镇。
支队前方指挥部转移至保安族中学操场内。
早上6点,天还没亮。战勤保障分队已经在炊事车上忙碌起来。“多煮点鸡蛋,多熬点稀饭,一会给营地附近的群众送过去。”带队干部给炊事员安排。
营地周围的群众多是回族、保安族,支队领导多次强调,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生活习惯,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年轻的消防员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地震的惨状。有的家里辛辛苦苦努力好多年盖好的房子,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有的家里痛失亲人,生活没有着落。
救灾一线,是检验为民初心最好的实践场,也是一场入脑入心的思政课。在这里,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沉甸甸的分量。
支队政治部十分关心一线指战员,让我摸排一下大家有什么困难,支队给予协调解决。指战员纷纷表示,“没有困难,我们的一点点小困难比起灾区群众,根本算不上什么。”
12月24日,刘集乡。
接到总队指挥部命令,支队参战人员全部下沉至各村社,设立消防执勤点,承担安置区火灾防控任务。
此时,还处在紧急性临时安置阶段,帐篷、火炉等物资十分缺乏。得知消防队员要入驻安置点,驻村干部马满苏迎了上来,“群众已经陆续搬入板房了,这顶帐篷给你们住,还有什么需要的跟我说。”
一会儿功夫,他抱着一箱方便面,提着一个烧水壶走了进来。“你们来了,咱们安置群众的安全就有保障了,在咱们村,不敢保证你们吃好,但吃饱绝对没有问题。”
傍晚,陶家村1号安置点王尚财家里做好了羊肉臊子面片,满满的端了两大碗送到消防执勤点帐篷。“你们辛苦了,要吃好才有力气干活。”
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有朴实的行动。鱼水情深的故事不只是书里的篇章,每天都在这里发生着。
消防救援队伍因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人民也是我们最大底气和力量源泉。我们扎根于基层,在这片广袤而温情的大地上汲取养分,一定能一往无前,战之必胜。
监制|王晓涛 校审|郭晨光
来源|定西消防
甘肃消防全媒体中心 发布
欢迎文章、图片、视频投稿 投稿邮箱:gsxfxcc@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