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局,整个东亚迎来了一股莫名的诡异。忙着排核污水的日本遭到了地球母亲的“震怒”,7.4级地震造成了较大的伤亡,灾后救援仍然在紧张的进行当中。
“头铁”的菲律宾为虎作伥,以为拉着美国航母舰队搞搞演习就有得寸进尺的资本了,妄想着继续在仁爱礁上找回场子,修建永久驻守设施。结果发现局面不仅没有改观,东方大国在仁爱礁里里外外的防守力量在不断加强。
韩国在野党的党首李在明突遭情况不明的刺杀,幸运的是刀片划过颈动脉未造成较大的伤害,保住了一条命。此时刺杀李在明,外界并未能完全洞悉到背后的势力以及目的。韩国官方截止目前也未能给出清晰的说法。
在韩国国内局势扑朔迷离之时,朝韩炮战的突然打响让半岛局势骤然升温,急于转移矛盾的尹熙悦政府立刻抬高声量,摆开了对轰的架势,一副准备开启战端的“硬姿态”。
俗话说,天有异象必出妖孽,除了日本自找的“天谴”外,整个东南亚一连串不正常的局势背后,蛰伏的黑手清晰可见。
至于是谁,看看它台前幕后上蹿下跳的样子再明白不过了,稍微关注点时局的人就不需要作者在这里直白点名了。
地震带来的冲击足够日本消停一阵子,美国的航母舰队在中国军舰的抵近强势围观下毫无战略威慑性可言,据说菲律宾国内已掀起了“反思”潮,再这么下去就要挨打了,菲律宾究竟能捞到什么好处?
总体而言,逐步升温的半岛局势有着更大的不确定性。美国近几年加强了在亚洲驻军国家的政治渗透度,操弄这些国家的政治风向,提携亲美势力主阵,导致部分亚洲国家的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国家独立自主性丧失,自身战略利益受损严重。
以菜鸟总统尹锡悦为例,自从其上台后韩国基本就丧失了传统的独立性。不仅做出了片面追求和解,跪舔日本大搞日韩团结的丧权辱国的行为,致使民怨沸腾。还在美国的操弄下主动恶化与中国的关系,导致韩国的经济进入困难期。
在GDP跌出全球前十后,韩国经济去年继续着糟糕的表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月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年韩国出口额同比减少7.4%,为6327亿美元,进口额同比减少12.1%,为6427亿美元。由此,贸易收支出现100亿美元逆差。
尹锡悦政府推动韩国经济加强与美国的捆绑,一举改变过去20年的常态,却并未从中换来实实在在的好处。虽然美国取代中国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这背后是以牺牲韩国出口总量为代价的。
对于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加工型贸易国家,贸易收支上的逆差对于韩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言是致命。即使尹锡悦政府大力推动贸易方向西化,仍无法实质性改变中国是韩国最主要贸易伙伴的格局。
而这种不顾韩国整体利益,损害韩国工商界利益,伤害韩国民众朴质情绪的施政行为,也让尹锡悦政府在韩国的支持率低得出奇。韩国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总统尹锡悦的支持率降至31%,不支持率升至62%。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在经济、民生和抑制物价上涨等方面的表现未获广泛认可。
在韩国国会的全部300个议席中,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是国会第一大党,占据168个席位。执政党国民力量党仅拥有111席,国会出现“朝小野大”的局面。在尹锡悦的神助攻下,共同民主党在国会选情上颇为乐观。
结果这个节骨眼上,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前去拜访共同民主党籍前总统文在寅的路上却神秘遇刺了,让人不得不产生诸多遐想。在日本前首相安倍被刺身亡后,同样的一幕在韩国上演,谋求独立自主的政治人物不得善终无疑是在制造“寒蝉效应”。
在美国的强力护航下,缺乏政治经验,仍在蹒跚学步的尹锡悦正在被美国深度捆绑上自己的“亚太战车”。这背后要让韩国的整体利益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