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的广袤大地之上,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全力投身安全文化建设,成效卓著。2024年,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紧扣安全生产核心,以落实主体责任为引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应急救援储备与能力建设当作关键支撑,成功构建“大应急”“大安全”格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应急管理 锻造精锐救援力量
2024年,安全应急管理办公室高效运转,修订并下发《普阳农场有限公司2024年安全应急工作要点》《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安全应急管理网格化体系实施方案》等17份文件,签订33份安全生产责任状,夯实安全制度根基。召开4次应急委会议,各重点行业、部门召开12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与反“三违”专项整治,明确各级应急响应流程、职责分工及资源调配机制。当年,34个基层单位和重点场所完成网格化管理,履职效能大幅提升。
普阳农场有限公司整合消防、应急、森防、防汛、防雹5支队伍,组建一支技术强、指挥灵、反应快、能力全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时注重专业技能互补,构建多领域、多层次人才梯队。在防灾减灾方面,公司强化水利、森防、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防范。开展隐患排查、演练、宣传活动,加强灾害隐患点监测、巡查、评估、分析。成立专职人工增雨防雹队伍,全年25次进入战备状态,发射100发炮弹,投入17.6万元改造高炮自动化,守护农业生产与员工安全。
公司秉持“以练代战、立足实际”理念,将技能与体能训练结合,模拟实战场景开展演练。队员熟练掌握救援装备使用技巧,提升复杂环境下的反应与处置能力,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整合物资储备 提升应急保障效能
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党委着眼长远,遵循“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整合人武应急、森防灭火、抗洪抢险、防灾减灾等物资资源,建成“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含1个中心库、3个专业库、17个常规库。形成统一管理、分类储存、资源共享、高效专业的一站式管理模式,满足“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物资保障需求。
物资管理方面,设专人负责储备与调配,明确各部门物资清单及调配流程,采购、入库、存储、出库、运输、使用各环节责任到人,提高物资调配透明度,提升应急响应速度与准确性。公司借助“互联网+应急指挥”,构建集监测、应急、指挥、调度、救援于一体的高效应急指挥体系,建设覆盖100余处点位的24小时监控系统,打造“全覆盖、全天候、实时性、智能化”调度指挥体系,完善“预防-管理-储备-救援”全链条应急体系。
强化宣传阵地 厚植安全文化土壤
围绕主责主业,公司以“农机先锋、安全同行”为主题,投资17万元在场区现代农机管理中心打造现代化农机安全管理宣教基地,提供安全教育、培训、展示、体验服务,丰富农机安全文化内涵。去年11月,经黑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专家组现场评审后,授予公司“黑龙江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在岁末年初、春种秋收、防汛抗旱、“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段,公司组织新员工入职培训、全员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技能实操培训等19次,举办1次安全专题大讲堂。全年发布227条安全新闻、开设192次安全专栏、拍摄1部安全警示教育微电影,营造浓厚安全宣传氛围。2024年,34个基层单位和重点场所实施网格化管理,细化行业主管部门权责清单,实现区域安全职责全覆盖,提升履责效能。
深化风险治理 健全应急考核机制
普阳农场有限公司以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增强处置能力、优化应急预案、强化资源管理为重点,采用“检查考核与单位自查自评、日常工作相结合”模式,通过日常考核确保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持续有效,并将重点工作与全年考核挂钩。
公司应急委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人员,对各成员单位、8个基层管理区及21个作业站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年开展4次全面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出17个风险点。各单位依据“两台账、一图、一卡、一栏”要求,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针对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并跟踪落实,确保隐患消除。2024年以来,开展4次全面风险评估、40次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一系列严格考核机制实施后,各管理区及应急委成员单位安全意识增强,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提升。通过定期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预防多起潜在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还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其经验在公司内推广,形成良好示范效应。普阳农场有限公司凭借在应急保障与安全文化建设上的努力,成为北大荒集团安全发展标杆企业,为企业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李道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