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练筑防,闻“汛”而动!本期推出“洲筑防线·心护平安”栏目第四期:清城洲心水陆空立体演练锻造防汛救援“尖兵”,聚焦这场充满实战张力的防汛“大考”,展现新时代应急救援队伍守护江河安澜的担当与力量。
为全面提升汛期抢险救援实战能力,4月21日起,清城区洲心街道在北江河伦洲码头水域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轻舟、无人机技能培训暨水上救援综合演练。本次演练集结街道80余名精锐力量参加,包含基干民兵和轻舟分队50人、无人机分队7人,清远市公安局清城分局特警队员12人以及相关教练员,出动轻舟5艘,带动力橡皮艇1艘,无人机2台。本次训练还邀请了清远中宿水域救援中心的专业人员前来讲课,通过“理论+实操+实战”多维演练,构建起立体化应急救援体系,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防线。
水上救援综合演练。黄玉熹 摄
水上救援综合演练。
全面教学淬炼救援硬功。“轻舟救援不是蛮力活,不按要求拆装发动机可能会损坏发动机!”演练首日,教练员的开场白让参训队员瞬间绷紧神经。此次培训将基础技能作为核心课程,围绕轻舟操作全流程展开系统性教学。在码头临时搭建的“水上课堂”中,教练员逐一演示拆装发动机、靠岸离岸的30度切入角度、激流中“之”字形避障技巧,以及故障发生时5秒内关闭油路的应急操作。参训队员两人一组,反复练习按比例调配燃油、在流速每秒2米的水域实现定点停舟等高精度动作。
以练备战筑牢安全防线。演练现场,参训队员小刘刚完成定点停舟科目,他的救生衣上还挂着水珠:“在课堂上说千万遍,都不如下水实践一次印象深刻。通过轻舟驾驶、水上救援等科目的演训,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如果发生洪涝灾害,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地完成救援任务!”据了解,本次演训累计开展定点停舟、避障处障、横过激流、水上救援、故障排查等8类科目演训,有效提升了队员们对冲锋舟的操控熟练度。
多维实战锤炼救援本领。“无人机侦察警报!伦洲岛东南侧高地发现六名被困群众,同时西北侧激流区有两人落水!”4月24日的防汛演练现场,指挥部对讲机立刻响起警报。两架侦查无人机升空,实时俯瞰画面在指挥屏上分为两个惊险场景:左侧屏幕里,6名群众被困在小岛的某处高地上,右侧画面中模拟落水者的红色浮标在波浪中剧烈起伏。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轻舟分队分两队全速突进,面对预设的障碍区,操舟手猛打方向舵,轻舟以45度角切过激流,船尾在河面划出优美的弧线。当救援队员将“被困群众”转移上船时,岸上观摩团爆发出热烈掌声。这种“突发导调、实景响应”的演练模式,让每个救援环节都充满实战张力。
洲心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战演训,通过构建“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救援网,不仅培养了一批“懂装备、会操作、能应急”的救援骨干,有效提升了集训队员在不同水域面对复杂险情遂行应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更编织起守护群众安危的立体防护网,为平安度汛奠定坚实基础。
南方+记者 黄玉熹
通讯员 朱桂强 廖炜秋
【作者】 黄玉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