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挥长,随着降雨的持续,捞刀河水位急速上涨,沿线两岸大量农田、房屋和基础设施将有被淹的危险……”5月7日,湖南省长沙县2025年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演练拉开帷幕,演练按照预案实战化、演练实景化、指挥信息化的要求,采用桌面推演加实战演练的方式进行。
本次演练设置了会商研判、紧急转移人员、人员搜救、堤防巡堤(漫溢抢险)、堤防险情处置(封堵管涌)、水库险情处置(涵闸渗漏抢险)、地下车库倒灌处置、城区易涝点处置、信息接报与处理9个实战科目,旨在全面检验防汛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增强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
此次演练设总指挥部在长沙县应急指挥部,在春华镇捞刀河老街段设现场指挥部。
演练现场(长沙县应急管理局 供图)
流程全覆盖检验 协同作战机制
结合县域实际,演练以“全流程、全要素、多场景”为核心,覆盖防汛应急响应全过程。演练模拟长沙县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引发河道水位超警戒线、水库出现险情、低洼区域严重内涝等系列汛情灾害,长沙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
长沙县应急指挥部的电子大屏实时传回演练现场的画面,春华镇、安沙镇等属地单位闻令而动,迅速集结救援队伍,组织群众转移安置。公安交警实施交通管制,人武部与蓝天救援队联合开展水域搜救,住建、城管部门联动处置城区内涝和地下车库险情。
人防技防并重提升 防汛救灾综合能力
演练中,长沙县通过“人力前置+科技赋能”双轨并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春华镇村(社区)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敲锣打鼓疏散群众,组织人员转移;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红旗水库巡查值守组成员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堤坝的结构、渗漏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蓝天救援队、湖南华汛救援队、星城无人机救援队等救援队伍在指挥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密切配合,高效完成人员转移、救援等任务。
“在防汛工作中,我们依靠科技力量实现实时联通、指令直达和精准救援。”长沙县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演练过程全程依托覆盖全县的应急指挥综合调度系统,实现对现场指挥部和各镇街的实时动态调度,同时水陆两栖救援车、救援船艇、应急电源车、无人机等装备参与救援,展示了防汛抢险“硬”实力。
此次演练全面检验了长沙县防汛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加强了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增强了群众防灾避险意识,提升了全县防汛抢险应急救援水平。后续,长沙县各级各部门将以此次推演为指导,针对性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有效提升全县防汛抢险应急处置能力,提升防汛队伍的专业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防汛责任扛在肩上、工作落到实处。(刘梓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