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乐克、通讯员李伟)1月1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从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全省围绕打通关键应急物资供应链节点,今年加快推进“237”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包括两个中心、三个省级救援基地和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
“2”是指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2个项目;“3”是指在襄阳、宜昌、黄冈建设3个区域性应急救援基地;“7”是指在黄石、咸宁、随州、荆门、荆州、十堰和恩施建设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
据悉,2024年6月底前建设完成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推动与国家区域性应急救援机动力量的融合,确保尽早发挥效用。全力推进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建设,精心打造花湖国际应急物流港、国际应急物资集散中心、国际应急装备会展中心、应急物资捐赠管理中心等四个平台,构建应急物资供应链,形成“保障湖北、辐射华中、服务全国、通联全球”的应急物资供应关键节点,以湖北所能服务国家战略所需。
按照省市共建的模式,推进宜昌、襄阳、黄冈建设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南省级应急救援基地。鄂西南基地辐射荆州、宜昌、恩施等地区,重点担负矿山、危化品安全事故、地质灾害和航空救援任务。鄂西北基地辐射襄阳、十堰、孝感、荆门、随州等地区,重点担负矿山、城市安全、地震地灾和航空救援任务。鄂东南基地辐射黄石、鄂州、黄冈、咸宁等地区,重点担负森林火灾、洪涝灾害和航空救援任务。省级基地作为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的补充和支撑,形成省内跨区支撑“拳头”力量。
加快推进7个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布局更加均衡,争取省内救灾物资运抵时限从8小时压缩到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