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徐超 通讯员 闫婷婷/文图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强化师生防震安全意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5月13日,郑州大学实验小学教育开展防震应急避险演练活动,以实战化演练拧紧安全“责任阀”,共筑生命“防护网”。
班会先行: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演练前,各班级开展“防灾减灾小课堂”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动画演示、互动问答,教学生认识防灾减灾主要指哪些灾害、认识地震、当地震来临时应如何快速避险等。
“躲在课桌下时要护住头部”“疏散时不能推挤”……孩子们认真记录要点,稚嫩的脸庞写满对安全的重视。
演练现场:师生联动演绎“安全时速”
“呜——”警报声骤响,演练正式开始。教室内,老师立即大喊“地震了,快避险!”,学生迅速抱头蹲在课桌旁,蜷曲身体保护要害。待“疏散信号”发出,老师们手持指挥旗,引导学生弯腰低姿、捂住口鼻,按预定路线有序撤离至操场空旷区域。整个过程紧张有序,3分钟内,全校师生全部安全集结,无一人慌乱滞留。
总结提升:拧紧校园安全“责任阀”
三校区总指挥对本次演练分别进行总结,今天的演练既是“教科书”,也是“警示钟”。肯定了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同时强调防震演练不是“演戏”,而是守护生命的“实战”。
为铭记汶川地震中逝去的生命,郑州大学实验小学全体师生肃立,向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悼念3分钟。今日缅怀,是对生命的敬畏,更是为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让防灾减灾意识深植心中,守护更多美好家园。
演练意义:种下一生受用的“安全种子”
这场“沉浸式”演练,让抽象的安全知识转化为肌肉记忆。每一次弯腰避险的练习,都是为生命筑起的“防护墙”。愿今天播下的安全种子,在孩子们心中长成守护一生的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