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景凌
撕拉片最近成了社交网络上的新“时尚单品”,受“明星同款”催化,尽管拍摄一张需数百元,且最终效果“开盲盒”,撕拉片热度仍然居高不下,不少照相馆也应势推出相关服务。
已停产的撕拉片为何能在众多现代拍摄服务中逆转成“顶流”?这又是不是一门值得做的生意呢?
“同款效应”带动,
五一期间销量大涨
撕拉片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可剥离即时显影的胶片,拍摄者只需手动撕开相纸保护层,药水便会均匀浸润胶片完成成像。在数码影像席卷全球后,撕拉片逐渐淡出市场。
但凭借着剥离显影的仪式感操作,与明星、博主们拍摄带来的流量,撕拉片重新走进大众视野,甚至一跃成为摄影界的时尚新潮流。
顶端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郑州市内撕拉片单张拍摄价格在300~400元不等,在网络热度大增后拍摄撕拉片的顾客也随之增加。其中一名店主告诉记者,他在几天前拍了店内最后一张彩色撕拉片。
今日纪念馆(郑州店)店长张先生也告诉记者,随着热度攀升,来拍的人多了不少,五一期间共售出十余张撕拉片。
“撕拉片在这之前其实是比较小众的,它拍摄价格高,大家的认知度也有限。”张先生说,五一后客流量较假期减少,但拍摄撕拉片的顾客仍比前些年更多。
从业者直言:
或并不适合作为长期项目经营
据了解,撕拉片主要的生产厂家宝丽来和富士分别于2008年和2016年宣布停产该产品,官方渠道也已停止售卖。目前撕拉片相纸主要通过二手交易流通,且大部分已经过期。
据张先生介绍,因为撕拉片“拍一张少一张”,近年来价格在持续上涨,最近受网络热度影响,价格更是大涨。
“前年我们第一家店开业时,拍摄一张撕拉片需要一百多元,现在店里一张‘四宫格’撕拉片价格为368元。因为最近相纸一直在涨价,保存较好有效日期近一些的都要二三百元一张,照相馆的拍摄价格都在跟着涨。”张先生说。
通过在闲鱼等二手平台检索,顶端新闻记者发现,撕拉片相纸根据品牌、有效日期等不同,一盒(10张装)的价格从399元到2999元不等。
虽然撕拉片拍摄收费较高,但张先生认为,这并不是一款适合作为主营业务的产品,能否长期经营也说不准。
首先是因为相纸供应不稳定,目前已无法通过官方渠道购买相纸,只能从个人收藏者处购买,不仅价格一路攀升,储存情况也未知,很可能出现买到的相纸已经报废又无法售后的问题。且如果价格继续上升,拍摄服务的价格可能超出消费者预期,影响销售。张先生说,目前店内使用的是他之前自己囤货的相纸,用完后是否补货还要看情况。
其次撕拉片拍摄有“隐形成本”。张先生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撕拉片成像具有随机性,且目前使用的相纸大多已经过期,在显像过程中可能出现失败情况。“我们店承诺非顾客原因导致的成像失败会免费补拍,一旦补拍成本就更高了。”
“拍一张少一张”,
独特性是流量引擎
近年来,不止撕拉片,拍立得、胶片机等复古拍摄方式纷纷大火,翻看网友们的评价可以发现,消费者追求的是“独特性”与“真实感”。
业余摄影师杨女士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撕拉片相纸非常特殊,其成像效果可能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储存条件下相纸的成像效果也可能不同。这也就意味着,每一张撕拉片都是“独一无二”的。
据上海摄影协会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摄影行业近年发展迅速,截至2022年6月15日,我国目前有超过231万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摄影照相相关企业。在2020年我国摄影行业市场规模就已超过5000亿元,其中商业摄影行业市场规模占比约为四分之三左右。
随着摄影行业快速发展,“最美证件照”、“最美打卡照”等一度火爆网络。相关摄影服务在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美学服务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同质化的窠臼。
撕拉片的意外复兴,是消费者在长期被精修占据视野后做出的重新思考。这种消费偏好升级正推动影像服务业转型向新。
对于行业经营者来讲,这种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摄影服务业站在技术便利与情感价值的十字路口,或许答案不在于追逐转瞬即逝的网红经济,而是深耕"不可替代的现场性"。那些在撕拉片刻度中流淌的期待与惊喜,终将指引行业找到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可持续通路。
来源:顶端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