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5月19日讯 在“心安城市”建设深入推进的进程中,惠民县麻店镇卫生院紧扣基层医疗服务职能定位,将心理健康服务作为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的关键着力点,创新打造“安心守护”心理健康工程,通过构建覆盖全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基层群众真切感受到“家门口的心安”。
三方发力,织密“安心网”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加快,孕产妇、青少年、留守儿童、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面临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对心理关怀的需求尤为迫切。麻店镇卫生院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从硬件设施、专业人才、服务技能三方面入手发力,全力打造覆盖重点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走进改造一新的卫生院心理服务区,沙盘治疗室传出孩童的欢笑声,音乐放松室内飘荡着舒缓的钢琴曲。麻店镇卫生院专项投入8万元,对院内空间进行科学规划与改造,精心打造了心理咨询室、放松室和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区域。同时,配备专业沙盘、音乐放松椅等设备,为来访者营造安全、私密、舒适的咨询环境,充分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的专业性与实效性。
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付波为核心的专业团队,创新“医师+心理咨询师师”双师服务模式,通过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多种心理咨询技术,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心阵地”
卫生院依托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组织专业医护人员,摸排辖区内孕产妇、青少年、留守儿童、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干预方案:孕产妇随访时增加心理评估,对产后抑郁的孕妇进行一对一疏导;针对留守儿童设计“心灵成长档案”通过每月沙盘游戏追踪心理发育;结合慢性病管理,医护人员在为老人进行慢性病诊疗和随访时,同步开展心理状态评估,将心理健康关怀融入到独居老人的健康管理中。
延伸服务触角,拉近“心距离”
卫生院与辖区学校建立紧密合作机制,通过“校园+门诊”双联动模式,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一方面,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在卫生院门诊设立心理健康服务窗口,对学校筛查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深入评估与专业干预,帮助学生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在五牌村设立了首个村级心理服务站,建立“镇级指导+村级初筛”工作机制。同时,村医也会协助摸排村民心理健康状况,对发现存在心理困扰的村民及时进行初步干预,并将情况反馈至卫生院,实现镇、村两级心理健康服务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疏导在基层”。
此心安处是吾乡,麻店镇卫生院将始终秉持 “以心护心、以爱愈人”的服务理念,持续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水平,为辖区群众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心安城市”建设注入基层温度。(通讯员 梁鑫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