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海嘉汽车码头,滚装轮船正在装载新能源汽车,作业繁忙。 南都拍客 吕华当 摄
12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2023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其中,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总的看来,去年中国外贸经历了风雨洗礼,取得了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这样来之不易的成绩。”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说。
数据分析
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 民企占进出口总值53.5%
海关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9.47万亿元,增长2.8%,占进出口总值的46.6%,提升1.2个百分点。对拉美、非洲分别进出口3.44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分别增长6.8%和7.1%。四季度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回暖,全年分别进出口5.51万亿元、4.67万亿元,分别占13.2%和11.2%。
2023年,我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提升3.1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2023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
根据初步测算,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进口5483亿元,增长3.9%。参与跨境电商进口的消费者人数逐年增加,2023年达到1.63亿。
区域特色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额近8万亿元,占全国19%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
京津冀地区 2023年,进出口5.03万亿元,其中进口占全国进口总值的两成,包揽了我国一半以上的谷物、原油、天然气、飞机进口量,京津冀地区企业进口汽车占到全国总量的2/3。
长三角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全年该区域进出口达到15.17万亿元,与5年前相比增长37.3%,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36.3%。
粤港澳大湾区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7.95万亿元,增长0.4%,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该区域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3.6个百分点,展现了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方面的突出优势。”吕大良说。
东北地区出口增长6.5%,是增长最快的区域
吕大良表示,2023年,东北地区的出口增长了6.5%,是增长最快的区域。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东北三省的外贸增速整体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黑龙江为例,2023年前11个月,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683.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3.3%,进出口增速居全国第6位。出口662.4亿元,增长41.9%。其中,省会哈尔滨前11个月出口增速更是高达67.3%,其对俄贸易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
四大亮点
“2023年我们的‘蛋糕’没有变小”
吕大良表示,2023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减缓,但呈现出四方面亮点:
●全球出口份额稳定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制造竞争优势依然稳固。根据WTO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我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市场份额是市场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讲,2023年我们的份额保持稳定,我们的‘蛋糕’没有变小,我们的整体竞争力依然稳固。”他说。
●自主品牌的出口明显增长。2023年,我国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增长了9.3%,占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1.7个百分点。从市场来看,我国自主品牌产品已经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装备制造业出口占比提升。2023年,体现产业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装备制造业出口13.47万亿元,增长2.8%,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特别是,我国汽车和船舶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全球领先。
●区域协调发展有序推进,区域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2023年,东部地区占我国出口总值近八成,增速高于整体0.6个百分点,对稳定出口大盘作出了突出贡献。
声音
2024年,重点行业出口回归常态,新兴行业需求继续释放,企业开拓市场力度加强以及低基数效应,支撑机电出口总体的稳规模优结构,预计机电产品全年出口额与2023年持平或同比微增。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
上月我国出口增速较前一个月加快,主要原因是在美欧央行先后停止加息、全球电子周期走出低谷等因素影响下,当前全球贸易在回暖,外需有所修复。预计2024年我国出口将实现小幅正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2023年企业专注于研发和产品升级,海外订单比上一年增长了30%左右。预计随着美联储暂停加息后,全球经济将加快复苏,看好2024年出口。
——义乌市欧驰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名洋
展望
“新能源”“AI硬件”“高端平替”或成今年外贸蓝海赛道
2023年,在全球经贸投资低迷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了0.2%的增幅,出口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加,实现了促稳提质的目标。
受访企业和专家认为,当前外需出现回暖迹象,企业经营信心明显增加,看好2024年外贸出口形势,预计“新能源”“AI硬件”“高端平替”等领域成为2024年外贸蓝海赛道。
一是新能源产品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阿里巴巴国际站近期在数字外贸年报中预测,新能源车、智能硬件、绿色环保产品、绿色能源设备等细分领域为2024年数字外贸蓝海赛道。
“中国新能源车出海一骑绝尘,在产业链、技术等方面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预计新能源乘用车、高尔夫球车、电动摩托车及电动三轮车等成为2024年热销趋势品类。”阿里国际站有关负责人说,绿色能源设备方面,集装箱式储能、钠离子电池等产品预期也将保持增长。
二是AI硬件产品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高士旺指出,Windows操作系统更新周期、AI功能以及Arm架构电脑的崛起,致全球各大OEM厂商、处理器制造商、操作系统公司等将在2024年密集推出具备AI功能的新机型。另外,车载电子、AR/VR近眼、OLED电视、电子书、折叠手机等创新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
三是高端平替产品。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发达经济体出现收入K型分化,部分消费者更加偏好性价比高的商品。我国供给优势背后的性价比优势带来的出口机会需重点关注,纺服、轻工、机械、家电、家具等高端品类有望受益。
整合:李思萌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综合:新华财经、央视新闻
下一篇:“消失”的美国防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