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招商宏观张静静团队
核心观点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3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319亿美元,增长3.2%(前值为4.7%)。其中,出口3036.2亿美元,增长2.3%(前值为0.5%);进口2282.8亿美元,增长0.2%(前值为-0.6%);贸易顺差753.4亿美元。2023年全年出口增速为-4.6%,进口增速为-5.5%。
整体上看:与上个月相比,2023年12月进出口增速均进一步攀升,贸易顺差额大幅增加。12月对我国出口增速拖累较大的是美国、东盟、日本和欧盟,俄罗斯、印度、巴西和英国对出口具有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从进口增速看,12月我国进口增速小幅收正,反映出经济复苏趋势不改,但斜率仍偏缓。
出口目的地:12月我国对多个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出口增速继续边际改善,其中英国、新西兰、巴西、印度、俄罗斯对我国出口增速形成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对欧盟出口增速降幅大幅收窄,日本、东盟对我国出口增速拖累明显改善,但对美国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出口商品结构:在低基数的影响下,12月主要出口产品涨跌互现。其中,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增速显著上升,纺织及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农产品、机电产品增速小幅放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跌入收缩区间,其他出口产品的增速跌幅收窄。主要的机电产品中,医疗仪器及器械、灯具照明装置、音视频设备的零件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汽车、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出口增速扩大;因手机新品发售减少,手机出口放缓,出口增速由正转负。
进口:12月我国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收录0.2%,前值为-0.6%。在去年进口基数较低的背景下,12月进口增速小幅回正说明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不改,但斜率仍偏缓。
结论:回顾2023年的出口,出口增速呈现先下后上的变化,上半年欧美制造业持续下探的影响下,出口出现量价齐跌,从8月份开始,伴随着欧美制造业PMI企稳以及去年出口基数较低,出口增速开始爬坡回升,其中出口量的回升发挥重要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出口价格仍一路走低,成为出口增速的主要拖累。展望2024年,中美制造业周期的同步改善是推动全球生产回升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中美共振补库周期有望开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增速的贡献有望由负转正。随着贸易多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非欧美国家对我国出口增速的拉动力也会越来越大。此外,2023年我国出口份额下降速度远低于预期,2024年我国出口仍有部分出口份额优势。据此推算,2024年我国出口增速大概率上行,初步估算明年出口增速约为3%(美元计价)。
正文
事件: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3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319亿美元,增长3.2%(前值为4.7%)。其中,出口3036.2亿美元,增长2.3%(前值为0.5%);进口2282.8亿美元,增长0.2%(前值为-0.6%);贸易顺差753.4亿美元。2023年全年出口增速为-4.6%,进口增速为-5.5%。
总体上看:
与上个月相比,2023年12月进出口增速均进一步攀升,贸易顺差额大幅增加。12月对我国出口增速拖累较大的是美国、东盟、日本和欧盟,俄罗斯、印度、巴西和英国对出口具有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从进口增速看,12月我国进口增速小幅收正,反映出经济复苏趋势不改,但斜率仍偏缓 。
出口目的地:在11月份出口回暖的基础上,12月我国对多个主要出口目的地的出口增速继续边际改善,其中英国、新西兰、巴西、印度、俄罗斯对我国出口增速形成明显的正向拉动作用,对欧盟出口增速降幅大幅收窄,日本、东盟对我国出口增速拖累明显改善,但对美国出口增速有所回落。
具体来看,我国对日本、欧盟、韩国、东盟、南非的出口降幅明显收窄,同比增速分别为-7.30%、-1.93%、-3.13%、-6.14%、-13.66%,前值分别为-8.26%、-14.51%、-3.56%、-7.07%、-18.14%。我国对澳大利亚出口降幅扩大,同比增速为-12.38%,前值为-9.09%。对美国、加拿大、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印尼的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同比增速分别为-6.89%、-0.07%、-1.08%、-2.97%、-3.79%,前值分别为7.35%、1.25%、1.35%、6.42%、5.70%;对英国、新西兰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速为7.81%、13.39%,前值分别为-4.08%、-17.81%。对巴西、印度、俄罗斯出口增速继续维持在高位,同比增速分别为23.31%、6.19%、21.58%。
日本、欧盟、韩国、东盟、南非、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增速的贡献率持续为负,分别为-0.35%、-0.29%、-0.15%、-1.13%、-0.10%、-0.31%,前值分别为-0.41%、-2.21%、-0.16%、-1.21%、-0.12%、-0.22%。美国、中国香港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由正转负,分别为-1.08%、-0.11%,前值分别为1.02%、0.12%;英国、新西兰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由负转正,录得0.18%、0.03%,前值为-0.09%、-0.05%。巴西、印度、俄罗斯对我国出口拉动依然较强,对我国出口贡献率分别为0.34%、0.21%、0.65%,前值分别为0.25%、0.19%、0.88%。加拿大对我国出口的贡献率小幅回落至0.00%,前值录得0.02%。
出口商品结构:在低基数的影响下,12月主要出口产品涨跌互现。其中,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增速显著上升,纺织及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农产品、机电产品增速小幅放缓,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跌入收缩区间,其他出口产品的增速跌幅收窄。主要的机电产品中,医疗仪器及器械、灯具照明装置、音视频设备的零件出口增速由负转正;汽车、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出口增速扩大;因手机新品发售减少,手机出口放缓,出口增速由正转负。
具体来看,家具及其零件的增幅显著扩大,录得12.40%,前值为3.62%。纺织及制品、箱包及类似容器的出口增速进入扩张区间,分别录得1.85%、2.46%,前值分别为-1.30%、-4.97%。农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增速保持为正,分别录得2.20%、0.30%,前值分别为3.53%、1.2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录得-1.41%,前值为2.89%。服装及衣着附件、玩具跌幅有所收窄,分别录得-1.60%、-8.86%,前值为-4.38%、-16.76%。重点机电产品中,医疗仪器及器械、灯具照明装置、音视频设备的零件增幅由负转正,分别收录为6.16%、1.08%、5.37%,前值分别为-2.04%、-6.05%、-1.66%。汽车、通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出口增速进一步扩大,分别录得51.97%、4.71%、14.70%,前值分别为27.88%、1.52%、11.83%。集成电路、汽车零配件增速放缓,分别录得2.59%、7.11%,前值分别为12.02%、10.06%。手机、高新技术产品增速进入收缩区间,分别录得-0.35%、-1.41%,前值分别为54.59%、2.8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跌幅收窄,录得-3.14%,前值为-10.91%。
进口:相比于11月,12月我国进口增速由负转正,收录0.2%,前值为-0.6%。在去年进口基数较低的背景下,12月进口增速小幅回正说明国内经济复苏趋势不改,但斜率仍偏缓。
从主要进口商品来看,原油、钢材进口增速跌幅有所收窄,分别为-4.52%、-13.07%,11月当月为-12.75%、-23.57%。大豆进口增速持续下降至-19.05%,11月当月为-7.79%。12月铜材与集成电路进口增速由正转负,分别为-7.39%、-3.38%,11月当月为5.06%、8.52%。铁矿砂12月进口增速大幅提升至48.61%,11月当月为29.09%。
结论:
回顾2023年的出口,出口增速呈现先下后上的变化,上半年欧美制造业持续下探的影响下,出口出现量价齐跌,从8月份开始,伴随着欧美制造业PMI企稳以及去年出口基数较低,出口增速开始爬坡回升,其中出口量的回升发挥重要的正向拉动作用,而出口价格仍一路走低,成为出口增速的主要拖累。
展望2024年,目前来看,欧元区经济恢复速度和强度都偏弱,中美制造业周期的同步改善是推动全球生产回升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中美共振补库周期有望开启。中国已出现从被动去库存转向主动补库存的积极信号,美国ISM制造业PMI中自有库存指数已处于2023年以来的低位,已进入被动去库存周期。从历史来看,被动去库持续时间一般为2个季度(不超过3个季度),因此最迟或许能在今年一季度前看到美国切换至主动补库存阶段,中美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同步进入主动补库存,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增速的贡献有望由负转正。随着贸易多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非欧美国家对我国出口增速的拉动力也会越来越大。此外,2023年我国出口份额下降速度远低于预期,按照主要贸易国的出口数据计算我国出口额占全球主要贸易国出口额的比重约为15%,仍然高于疫情前水平,2024年我国出口仍有部分出口份额优势。据此推算,2024年我国出口增速大概率上行,初步估算明年出口增速约为3%(美元计价)。
风险提示:
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
以上内容来自于2024年1月13日的《2024年出口增速表现可期——2023年12月进出口数据点评》报告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