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地处珠江上游,拥有贵州省管理面积最大的林场——红水河国有林场。自进入冬季森林防火期以来,望谟县多措并举,多层次、全方位消除安全隐患,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守护好森林资源安全,全面筑牢珠江上游生态屏障。
“森林防火期,不准上山烧黄蜂,烧山赶野兽;不准在林区内丢烟头;不准在山上烧灰积肥……”望谟县红水河国有林场的冬天来得有些晚,虽已进入12月,林区的树木依旧翠绿,在暖阳的侵染下,分外美丽。
驾车到各自负责的管护区域检查巡护各项火灾隐患。
“我们巡山每天3个人一组,早上八点半开始巡山,在巡山当中遇到山上有火烟就及时处理,发现哪里枯草多的,我们也进行清理,消除火灾隐患。”作为护林员,每天上午8点30分,王封国便从村活动室出发,和其他护林员驾车到各自负责的管护区域检查巡护各项火灾隐患。
作为林场面积分布最广的乡镇,昂武镇防火面积大、点多、线长、面广、资源富集,火源管理难度大,为全面提升突发森林火灾应急扑救能力,该镇强化防火宣传,明确细化各级林长具体任务,切实把工作落实到片到块,落实到护林员责任区的最小单元,全力保障镇域内森林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巡山护林。
据望谟县昂武镇副镇长岑志学介绍,为把森林防火工作做到位,昂武镇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征集组建了一支有30人以上的扑火队,7个村也建立了一支有20人以上的扑火队,确保救援力量充足;二是加强宣传森林防火的相关政策法规,提升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三是实行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划分为24个网格,明确48名森林生态护林员进行包保,同时也明确了34名镇村两级林长,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做好冬季森林防火工作。
“我们配备了消防车,还有打火把、喷雾器、割草机、吹风机、柴刀等一些设备和器材。”岑志学说,昂武镇还积极充实基层防灭火物资储备,为森林防灭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望谟县红水河国有林场在林区各入口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点,对入山人员的姓名信息、入山时间、计划离山时间和离山时间进行登记。同时,启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控区域开展自动巡航监测,并自动报警和定位火点位置,通过采取“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守护青山一片绿。
望谟县红水河国有林场在林区各入口设置森林防火检查点。
“望谟县红水河国有林场管护面积41.32万亩,进入火险期以来,聘请了97名护林员,并且按照图斑地块划分到每个护林员的身上,同时在重点林区设置了森林防火隔离带,以及引进高清摄像头对重点林区直线5公里内进行监测,提高预报预警能力。”望谟县红水河国有林场副场长蒙锡军说。
望谟县林地总面积239005.39公顷,森林覆盖率70.53%,生态环境优越。近年来,望谟县秉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严格按照国家、省、州森林防灭火工作部署和要求,深入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各项工作,确保森林防灭火形势持续安全稳定。
护林员做好巡查记录。
“一是压实与乡镇之间的责任,把巡山护林的责任包保到山头地块;二是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协调和配合,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乐业县,贵州省的紫云县、罗甸县、册亨县都签订了联防联控协议;三是采购了92万元的森防物资,并及时把森防物资分配到各乡镇;四是建立了一支50人的半专业队伍,同时以县国有林场职工为主,重新组建了30人的扑火队伍,总计80人,使火情发生时能够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望谟县林业局森防办负责人吴仕荣说。
入户宣传森林防火相关知识。
据了解,目前该县16个乡镇(街道)各有一支30人以上扑火队,171个行政村各有一支20人以上扑火队,并配备了13部GPS定位仪以及大量的风力灭火器、电锯、割灌机、电动喷雾器等扑火工具。(文/图 王艳、黄永福、杨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