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小关乡小关村积极打造山银花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在400亩基地上铺设除草布,进行绿色防控病虫草害,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首先根据植株和除草布的距离,给除草布剪一个口子,剪掉之后,就把除草布开口的两边分别折叠,再钉上钉子……”
近段时间,小关村的村民陆续在村委会领取了免费的除草布到山银花种植基地进行铺设,乡里的农技人员、村里的驻村工作队也走进田间地头给村民讲解铺设要领、查看除草布铺设情况。花农们在掌握要领后,三三两两一组搬运、裁剪、铺设,大家分工明确,井然有序,一块块黑色的除草布在山野间铺展开来,成为了山银花的守护“卫士”。
“这个除草布是村里面免费发放给我们的,今天乡里面的农业技术人员还来到基地指导我们,盖下除草布之后,大约要管5年的时间,这5年时间之内将为我们节约很多管护的人力、物力、财力,减轻了一定的负担。”村民王礼志乐呵呵地说道。
据了解,小关村种植山银花已有70余年的历史,目前,全村种植山银花达18000余亩,投产面积在16000亩以上,涉及种植户达800余户,山银花已然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靠山吃山。多年来,村民们对这棵“金苗苗”有着深厚的感情,怎样在不使用有害农药产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让山银花提高产量与质量,从而增加效益?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探索。
“我两年前就买来除草布盖了一亩多地,确实盖了之后效果很好,叶子长得绿油油的,叶肉厚,花也长得好,产量也增加了。而且盖上除草布一年以来,也没有除草,减少了劳动量。”20多年种花、养花、爱花、护花的山银花种植户王清贵率先尝试使用除草布,这一试,效果令人欣喜。
据了解,通过除草布覆盖,可防止杂草生长,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减少对环境、水源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达到保温保水保肥的作用,改善种植地块小气候,提高种植物产量,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良性发展。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调整农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已经成为社会的广泛共识,如何更好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当地通过实地调研,积极探索出了一条绿色防控病虫草害、助推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子。2023年,小关村总投资11万元,其中,乡村振兴指导员专项经费10万元,建设山银花绿色防控示范基地400亩,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级乡村振兴指导员陈华介绍,“为做好项目建设工作,并加强项目建设指导,我村邀请县、乡两级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指导,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在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关键农时季节,我们组织了花农进行现场观摩,并对他们进行了讲解、培训,推动山银花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
截至目前,小关村已完成除草布采购,预计在2月份完成除草布田间集中覆盖。示范基地建成后,亩均预计节约化肥等农资投入50元、人工除草成本240元,项目区总计节支增收近14.5万元;项目区山银花(鲜花)产量预计达162.5吨,叶子172.5吨,产值在181万元左右。
“通过除草布的应用,推动小关村山银花绿色防控工作,培植和发展小关村山银花,这样来保护好山银花生态环境和质量安全,提高山银花的产量,扩大小关村山银花经纪人队伍,从而增加花农的总收入,振兴小关村山银花产业,带动乡村组织、人才、文化、生态的振兴。”陈华表示。
主办:中共绥阳县委宣传部
承办:绥阳县融媒体中心
监制:石芝谋 | 总编辑:卢永贤
副总编辑:彭坤煜 李珊珊
责任编辑:周丽蓉 | 责任校审:李珊珊
全媒记者:潘娅 刘昕
下一篇:2024世界会怎样?